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6日
月 亮 湾 滑 水
○ 陈长吟
  站在秦岭原乡一个突起的山头上,俯瞰眼前的小盆地,一股秀美的赞语由胸中升起:只见四周的山峰耸起环列,簇拥着佑护着它们脚下的这个小平坝。秦岭山中层峦叠嶂,少有宽坦的地方,而老天独爱此处,留出一块平地让山民们来耕种。这是老天的恩赐,也是村民们的福报,他们爱护这方山水,大自然也会显露出悦目的景色。
  此时是清晨,盆地上有些云雾,有些炊烟,淡淡的浅浅的,似一层轻纱浮在上空。太阳光不是很强烈,但足已把地面普照得清清楚楚,于是我们看见,一条小河从东边的山峰中穿出来,沿着盆地的边缘,弯曲地绕了大半个圈儿,又钻进西边的山峰中去。地理环境就是巧妙,留下了平坝,又甩出一条清流来,滋润土地供养居民,这是老天的恩赐。小河边上,零零散散地建着一些小房子,白墙青瓦,显出国画的着色技巧。凡有房屋处,就有小树林。房前屋后浓荫遮掩,这是中国农民的审美追求。在林之外,就是水塘了,一片青荷生机盈盈。盆地的中间地带,是盘旋迭起的梯田,种植物呈现出金黄的颜色。
  盆地上最吸引人眼眸的,还是那条瀑布,它远在山边,从一段如墙的土山梁上飞下,整齐的方形,匀称的流势,跌落处形成一个半月状小湖泊。它应该是盆地的精灵之处,醒目提神。
  下山入户,看了一个村史馆,系统地介绍了山阳县法官庙村的历史由来和人物故事。得知这个美丽乡村也是经过多年奋斗打造出来的。它不光地貌胜美,还集中了茶文化、荷文化、农耕文化、水渠文化、张法官道医文化等五大传统呢。古人常说地灵人杰,这是有道理的。该村获得了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名不虚传也。
  我一直对水敏感,就打听那条瀑布。村书记告诉我,那地方叫月亮湾瀑布,也是他们的杰作。很早以前,半山上就修有一条“跃进渠”,用来灌溉庄稼。为了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源,他们规划设计了一下,在渠边挖了个小豁口,让一片清水倾泻下来,与山崖结合在一起,形成瀑布。
  接着就来到了月亮湾。这瀑布远看很薄,到了跟前才感觉飞沫齐溅,声响震耳。我在瀑布前的跳石上留了影,又沿着月亮湾走了一圈儿。村书记指着面前一个高高的多弯的巨形玻璃架对我说:这个月亮湾瀑布玻璃滑水轨道,从上边飞速滑下来,非常刺激呢,可是当今的网红打卡地,您也试试。
  我摇摇头:本人不是青年网红,素来也不爱运动项目,并且现在年龄大了,不做冒险的事儿。
  后来,我发现,乘着缆车能够上到瀑布顶端的平台,那儿是拍照取景的绝佳之地。
  还是摄影的欲望鼓动着我,便决定上去看看。其实这不叫缆车,就是一个向上拉动的传送带。斜度很陡,人坐上去,背向上,面朝下,双脚并拢撑住,才能坐稳不下滑。在吱扭吱扭的颤动中,我被拉了上去,到了顶端,传送带还没停止,人站不起来,惊出一身冷汗,幸好背后有人伸出援手,才将我扶了起来。
  哎呀,这种方式,这种尴尬,人生第一次。
  不过,山腰平台上的视角真不错,可以仰望盆地周边的断崖,有的刀砍斧劈般耸立,有的起伏若锯齿,还有各种奇特的造型结构……山体褐黄,是一种喀斯特地貌特点。
  我拍了很多照片,然后准备下山。可是,找不到下山的途径。这个传送带,只把人拉上来,并没有下滑轨道。
  我问工作人员:怎么下去?
  他说:下山无路,只能坐玻璃滑水轨道。
  我在周围考察了一下,真的没发现往下去的小路。嗨,这设计,绝!
  我又研究了一下玻璃滑水轨道,它们陡峭而弯曲,下滑速度极快,对于上了年纪、血压又容易升高的人来说,还是不要去尝试吧。
  可是,我得下山呀。
  我站了一会儿,看到乘坐滑水轨道的人群中,也有一些岁数比我还大的老人。他们能行,本人为何不可!
  于是,鼓足勇气,按照要求,穿上全身塑料雨衣,把自己先包裹严实,以免流水溅湿衣服,然后跨上轨道,坐在橡皮筏子上。
  工作人员说:你身坐直,腿撑硬,两手抓紧绳索,别害怕。
  我只能点头啊,心想人生第一次,能不害怕吗?反正豁出去了。
  工作人员一松手,橡皮筏子开始向前滑动,起始平缓,马上进入下滑的轨道,响声刺耳,水花飞溅,浑身颤栗,不知所措,只能腿撑硬,手抓紧,随它去吧。筏子在轨道中左冲右撞,迅急拐弯,颠簸抖动,向下冲去。此刻,我已经忘记了一切,由担心而变成了身在其中的欢娱,还禁不住“嗷嗷”地喊了几声,真是有了痛快你就喊。
  很快,飞舟咚一下落入了湖水中,工作人员过来拉住橡皮筏子,扶我上了岸。
  站在踏实的平地上,突然感到一阵刺激和兴奋。
  看来,我的身体没问题啊,还能经得住摔打考验。一股自信之力,油然而升。
  看来,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应该勇敢向前。那是一种必要的、正确的选择。
  看来,人的一生中,要有些探索行动及冒险精神,你才能获得一种特殊的体验和感受。
  月亮湾之行,感受良多,身心愉悦。
  不经意中,本人也成了月亮湾的网红,也在此打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