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4日
一切从孩子的世界出发
—— 西安高新区第十三小学“五润”课程实践案例
    西安高新区第十三小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站在儿童的立场,一切从孩子的世界出发,西安高新区第十三小学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格范少年”,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儿童的多样化发展,确立了“润泽生命,格范成长”的办学理念。润泽生命,就是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按照教育的规律,培养每个生命;格范成长,“格”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规则、规范意识,在规则、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人人有格、个个有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孩子都能形成良好的品格。
  构建“五润”课程 实现全面育人
  文化引领课程,课程承载文化。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平台。三年来,十三小学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下,砥砺前行,在高新三小“名校+”的引领下,顺利完成名校成功经验的迁移、文化的内生和精细化的管理,尤其是在扎实推进“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双减”政策之际,紧跟新时代步伐,以文化建设筑牢学校发展的根基,构建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不断的蜕变,在理念上有了质的跨越,目标定位更加精准。
  学校以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为统领,融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建构了纵向涵盖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横向包含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综合性四个维度的“五润”课程体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聚焦核心素养构建了“五格”:润德以爱人格正、润智以真慧格高、润身以康体格健、润艺以美风格雅、润劳以荣创格美,对应了五大评价体系: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是小能手、探究中每个孩子都是小爱迪、操场上每个孩子都是小健将、舞台上每个孩子都是小达人、工坊里每个孩子都是小巧匠。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十三小,不断“向善、向学、向阳、向美、向新”,成为一个个全面发展的人。
  推进“三个课堂”成就儿童全面成长
  学校扎实推进“三个课堂”。“第二课堂”作为拓展性的场馆化课程,充分发挥课后服务的优势条件,盘活人力和空间资源,既是对“第一课堂”的延展,又是对“第三课堂”的奠基。
  润德课程中,党建长廊发挥主阵地作用,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党的历史和红色精神的传承;润智课程中,孩子们在科技长廊里感受“三航”空间站、科学小实验、和人工智能对话;润身课程中,孩子们在操场上欢腾跳跃,花样跳绳、轮滑、武术……还有防溺水游泳课,孩子们在水中畅游着;在润艺课程中,27期“银杏小舞台”,全体师生总会大声呼出“学校处处是舞台,我在中间最精彩”;润劳课程中,除了做好值日生、学会垃圾分类、争做生活小能手,孩子们还喜欢“四时田园”,种植绿植蔬菜、厨艺创客……从孩子的世界出发,在“五润”课程中,老师牵着孩子们的手走向未来!
  立足“舞台”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未来,学校将在“同学科深度学习、同领域跨学科学习、跨领域跨学科学习、超学科学习”上下足功夫,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通过“学习任务群”这个抓手,让“三个课堂”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共同构建“大课堂”的概念。
  比如,学校整合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等多学科中关于“植物、土壤、生命、环境”等教学内容,搭建学习任务群,发挥学校场馆作用,处处搭建“舞台”,四时田园播种、银杏小舞台、科技嘉年华、我讲故事你来听、作家擂台赛、诗词荟等……学校还整合各学科的课程内容,利用寒暑假,打通校内校外教育路径,研发“十二生肖夏令营”“玩转家乡”“带着书本去旅行”等实践项目,这些都是学校在尝试将“第一课堂”的后续学习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孩子们的成长不再局限于一节课,而是奔赴到广阔的生活世界里。
  学校处处是舞台,我在中间最精彩!这句话已经成为烙在十三小学师生心里的座右铭,让每一个小“我”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汇聚十三小的大“我”,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何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