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7日
开放在传统文化土壤上的艺术之花 ——黄嘉玲诗歌小评
○ 钟海波


  黄嘉玲是当代诗坛极具活力的诗人。她仪表端庄,气质优雅,可谓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种蕙心兰质在创作中便化作笔下汩汩流淌的美丽诗行。她的诗歌题材丰富,意象优美,技术圆熟。
  儒家文化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爱生活、爱亲人和体现家国情怀。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仁者,爱人,它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儒家主张的“尊尊”“亲亲”“长长”是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儒家还重视“德”,它意味着治身、修养心性,修成儒家所期望的君子人格。黄嘉玲的《母亲》赞美了圣洁的母爱。诗中写道:时光清浅而淡远/无声地给予/总是那么自然/孕育万物的大地啊/您可知晓/那个坚韧高贵的女子/最懂得辛勤哺育/她的美好同您一样/也都来自于世事磨砺/我的母亲啊/儿又要离您远去/只愿归来时/能用更加丰满的羽翼/护佑您漫步在悠悠夕阳里。
  内心的宁静是幸福之源。欲念扰乱心性,引起烦恼。黄嘉玲的诗歌《挂碍》:“欲求心门外/方才少挂碍/莫问福何在/德高人安泰”,体现了善恶有报的因果思想,也告诉人们求得福报的门径,诗歌充满佛家的智慧。
  黄嘉玲自称对自然崇尚、敬畏,也崇尚自由、醉心独白、怡然自乐。《题记》:追梦人/从未改变过仰望/纵使行走在/最亲近的大自然中央,诗人仰望星空,产生对自然的敬畏。《简单的美好》:……发觉自己越来越喜欢不争不吵不闹/喜爱简单的幸福美好/哪怕深居简出于一座破庙/所谓的名利/没有什么大不了/本真的感觉才是最好……诗歌中表达的生活信念:简单自由的生活,返璞归真,顺其自然这种信念,具有道家文化特点。她率真、随情任性、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活态度是道家人格的体现。
  《羌族掠影》写羌族风俗和文化:掩面通神灵,无字画魂情。虔意敬释比,乐天集大成。黄嘉玲在新疆生活十年,她的诗歌描写了沙漠、戈壁、草原、雪山、雪莲、骆驼,写到丝绸之路,写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春意》:暖意几许/巧遇三月雨/多么难得的一季/往年这个时候还飘着雪/皮袄棉衣都还未被完全褪去/我也在纳闷儿/戊戌年怎么忽然就这样被春姑娘临幸/倏然间/在边疆已近十年/不知它独特的魅力/是否也能够让像我这样的更多人倾心/是啊,好一座在春天里不忘秋冬的乌鲁木齐。诗歌写出边陲都市的特色。
  黄嘉玲的诗歌体现出传统诗美精神:音乐性强、意象优美、诗句抒情且具有中庸之美。《魔咒》是首情诗,表现分手后的伤感之情,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淡雅、婉约,飘散着淡淡的芬芳,细细品味,韵味绵长。贾平凹说:“黄嘉玲的诗是向上飞翔的诗,但不是那种大气磅礴、滔滔江河式的,也不是尖锐的,剑走偏锋的,狂风暴雨、天崩地裂式的,而是有些温暖和亲切,有点安妥和微笑,像早晨的阳光一样新鲜。”她的诗歌是河滩上的鹅卵石、海边的贝壳、带露的花朵、花丛的蝴蝶,娇小美丽,清新流利,诗风雅丽,偏重婉约,但缺少长江大河、高山长天的宏伟壮美,因而少些豪放。
  黄嘉玲部分诗歌在传统手法中融入西方技巧,如《缘》:时光是个圆/在寂静中回旋/破茧成蝶/舞出人生最美的翩跹。此诗用具象化手法写出人生奇妙,人与人的缘分,花开花落,聚散有时,诗歌押an韵,中间换韵,音韵优美,起承转合,错落有致,珠圆玉润,典雅精致,有象征意味和哲理性,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风格如同卞之琳之《断章》。
  总之,黄嘉玲的诗歌内涵丰富,技巧圆熟。整体语言来自生活,清楚明了,有的语言化用古语而来,有书卷气息,十分典雅,但有的地方语言意象朦胧,难以把握,影响了接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