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9日
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连载
书房沟(13)
○ 李巨怀
  君子豹变。帖礼志在腊月廿六这天回到了书房沟,而且是以一种在王大善人眼里惊世骇俗的情形回来的。他竟牵着王芸的手,两个人一块儿回到了书房沟,而且是径直先回到了帖家染坊。王大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那个气呀,比满书房沟哪一家蒸年馍的黑老锅上的气还要大。他眼睛瞪得如铜铃,腮帮子鼓得像皮球,一咬牙,手中的大烟枪“咔嚓”一声折成两段,“啪”的一声扔到了脚地,一口气没上来,整个人憋得像刚淘洗完的胡萝卜。
  “姜财儿,去带两个兄弟,把大小姐绑回来!”
  姜财儿哪敢怠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整整一年了,还没有好好施展过手段。转眼间,姜财儿和家丁们便把帖家的染坊围得水泄不通。但姜财儿心里明得像镜子,大小姐毕竟是大小姐,事儿不能做得太绝,否则,王老爷那里也是不好交代的。
  “各位,请问你们在光天化日之下想干什么?该不是来抢人的吧?”
  帖礼志一个箭步便跨到姜财儿的面前,两道炯炯有神的目光,在眉头一皱的瞬间,姜财儿便自感矮小了许多。
  “帖少爷,请别误会,我们奉老爷的命令来请小姐回府。”
  姜财儿哪敢有丝毫的张狂造次之势。虽然身上背着两把德国造大镜面匣子枪,但面对一身浩然正气的黄口小毛孩儿,他不知怎的,被帖礼志的胆气镇住了。
  “姜管家,请回去告诉我爹,我隔两天就回家。”在帖礼志一个箭步跨出帖家染坊的一瞬间,王芸也毫不迟疑地撵了出来。
  “小姐,老爷的脾气你可是最清楚的,你不回家,叫我们做下人的回去怎么交代?”
  姜财儿说这话的时候,满脸挤满了核桃壳般的谄笑。
  “姜管家,我再说一遍,请你回去告诉我爹,我在我礼志哥家挺好的。我隔两天就回去了,你若再逼我的话,我可就不客气了。”
  王芸说着话的同时,以姜财儿少见的气概和果决,一步步地向姜财儿跟前逼近。
  姜财儿咋能不清楚王大小姐的脾气,这可是王大小姐离家出外求学三年后第一次回家,上一次离家出走,就是因为和王大善人一言不合便赌气离家的,现在好不容易回到村里,还怕她飞了?再者,谁不知道王大小姐和帖家少爷啥关系,闹得再僵的父女还是血浓于水,自己若再死缠烂打揪着不放,万一小姐做出什么更出格的事情,老爷真能大义灭亲,和自己不计较?况且,王大善人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打断骨头连着筋,没准人家睡一晚上,第二天父女和好如初,不把自己晾在两难山上了吗?想到这里,姜管家只好收起性子,一声吆喝后,带着家丁们撤了。
  王大善人并没有指望姜财儿能把自己那桀骜不驯、和自己一样倔的女儿逮回家。如真那样做了,他那老脸往哪儿搁?人家帖礼志和女儿毕竟同学,两个一同长大,且上学的地方又不远,本来从小就青梅竹马互有好感,况且,王家和帖家并不是有着难以释解的隔阂。两个孩子的事情走到这步田地,若自己从开始对女儿好一点儿,也许不至于把两个年轻人赶到一块儿去。论条件,帖礼志的确是个好后生,只可惜他是帖家的顶梁柱。一生作威作福、只能别人由着他性子的蛮横汉子,第一次面对他难以下笊篱的面条,书房沟第一大能人真的遇上了悔青肠子的事情。王大善人手搭在屁股后面,在照壁后头来回不停地踱步,满嘴的唉唉声。一想到这个时候帖家孝得意忘形的张狂劲儿,他就恨不得立马提枪去把帖家孝给毙了。可眼下这道难关怎么过呢?
  目前,正是全国抗日的关键时刻,他是保长,是书房沟权威的化身,国共两党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他和老帖家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可想归想,书房沟两个争斗了几百年的冤家,一年半载能放下身段,称兄道弟吗?若真那样,那他爷爷、他老爸,还有他自己,这几十年来的劳神拼命还有什么意义呢?王大善人一想到这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状,身子不由得蹲了下去,心一阵阵痉挛着揪起来。
  帖礼志和王芸这次昂首挺胸地回到书房沟是精心谋划好的。两个年轻人已经暗地里互诉衷肠好几年了,只因为两家的恩怨愈演愈烈,两个年轻人才迫不得已选择了回避。他们原指望远走高飞能一了百了,眼不见心不烦,可谁承想,帖家堡竟然化为灰烬,帖家老爷一命呜呼,而王家却因祸得福。王芸她爸一蹿升天,且变着法子在书房沟跳腾着给帖家打花脸。王芸一件件看着,也一次次心痛着。她不想卷入大人们的是非之中,但她却无法置身事外,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她毕竟是王家的大小姐。帖礼志是她情有独钟的好哥哥,她别无选择,她得做一些看似犀利却很中庸的举动,来缓解一下两家的关系。整个中国都打翻了天了,自己人还闹腾着不放,等着日本人打过风陵渡来大家做奴仆吗?
  王芸是经过新思想洗礼的现代新女性,她能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犯傻吗?可事实是她太幼稚了,王大善人是一两个王芸能改变得了的人吗?若是那样的话,王大善人就不是王大善人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