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7日
艺术人生
王富鹏:“岭南三大家”研究的领军者
○ 吴会广


  王富鹏作为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以其丰富的学术成果,将以屈大均为代表的岭南三大家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精深的研究,为这方面研究树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
  屈大均(字翁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也是宁可穷饿一生也不肯出仕清朝的著名遗民。在其生前,很多士子、僧侣和闺秀就争相模仿他的诗歌,以至于清初在江南一带形成了一个“翁山诗派”。因为他曾为抗清志士,作品中又多反清言论,去世三十多年后,雍正皇帝下旨毁禁其作品,并将其家属发配福建。其后乾隆皇帝又多次下旨指名彻底毁禁屈大均著作,收藏和阅读其作品皆为重罪。因此,清朝中期以后屈大均的名字几乎被人遗忘。不过,他的大部分著作还被人保存下来。当时广东与屈大均大致齐名,且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著名诗人还有陈恭尹和梁佩兰。因广东古称岭南,所以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
  清朝末年文网渐弛,以屈大均为代表的岭南三大家再次被人关注,形成了研究他们的热潮。从清朝末年开始,研究岭南三大家的学者逐渐增多。时至二十一世纪,一些学者评价说王富鹏以其精深的研究和丰富的学术成果,终于把屈大均以及岭南三大家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十多年以来,王富鹏陆续发表了相关的学术文章三十多篇,主持完成了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等课题四项,出版和待版的相关专著已有多部。相关专著,如《岭南三大家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岭南三大家与清初文坛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此书为《岭南三大家研究》的增订本,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精品书系《岭南文库》之中),《屈大均与明末清初岭南诗派研究》(中华书局2023年版,正在二校阶段),《行吟诗人屈大均——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南粤先贤》(岭南美术出版社2023年待版)等。
  王富鹏主持完成的2020年度中国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屈大均与明末清初岭南诗派,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评审专家认为这一成果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在地域文学研究领域,此成果可谓又树立了一个样板。”“对屈大均的论说更为全面细致深刻独到,大大超乎前人的论说,令人对屈大均在岭南诗派的地位作用有耳目一新的认识。”“该成果探讨了屈大均等人重构岭南文化传统、建构岭南诗派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岭南诗派在明末清初走向巅峰的过程和在当时诗坛的位置,这对于研究地域文学、清代文学等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面对纷纭复杂的世态、处世态度各不相同的人群,如何判断他们的文学创作是否同属一个流派,该成果提供了一个先例。可供以后研究地方文学和文学流派的人们参考。”“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对岭南诗派进行了多维度研究……突破了学术界局限于岭南诗派具体作家、作品、诗风等的研究视野,而系统性地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成果获得立项之前,已经与中华书局签订出版合同,2023年内将完成出版程序。
  除了屈大均以及岭南三大家的研究之外,王富鹏的学术研究还涉及古代小说以及其他领域,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两部,参与编著两部。王富鹏的学术成绩也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肯定。2016年应邀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撰写和推荐词条。2020年10月应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邀请,作为与会专家参加“华南片区2021—2030年国家古籍规划编制专家咨询论证会”。2021年初应邀为广州图书馆策划了一个大型的岭南文化世家文献整理计划——粤世家文献汇编。在其指导和带领下,由多人组成的一个学术团队2022年7月已启动了“粤世家文献汇编”这一大型文献整理工作。另外,王富鹏有关屈大均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多次被邀请参与相关的文化建设活动。
  王富鹏作为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在岭南三大家研究方面取得了代表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为推动岭南三大家的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