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7日
热议
景区除了设“反悔门”更应关口前移
  近日,江苏南京。三月正值樱花开放时节,南京鸡鸣寺吸引了大批游客,有网友拍下工作人员在鸡鸣寺正门前手持“反悔门”标识引导游客离开照片,引来了一众网友的调侃:我佛果然慈悲,还给反悔的机会。(3月23日《白鹭视频》)
  据当时在场的游客介绍,当天赏樱的人很多,这个“反悔门”是为了引导中途放弃游览的游客离开。鸡鸣寺设“反悔门”,暗合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佛教用语。给游客一次反悔的机会,对于缓解景区接待压力、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大有裨益。
  记得2020年国庆长假,“黄山爬到一半想回家进退两难”登上了微博热搜。作为大热门景区的黄山,人山人海,再加上遇到阴雨天,很多游客都被堵在了山道中进退两难。望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有人直喊:“我后悔了,我不想出来玩了,我想回家!”然而,对于游客来说,想后悔却往往没有机会。很多时候,只能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流,硬着头皮往前慢慢移动。
  景区设“反悔门”,就是给游客一次果断止损、改变行程的机会。看到游客爆满的场景,可以预见到继续游览下去,除了身心俱疲外,不会有太好的旅游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后面的游客就可以及时放弃游览,通过“反悔门”迅速离场,不再扎堆。这样做,可谓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既为自己节省了“冤枉钱”,也给前面已经进场的游客少添一份堵。
  不过,应该看到,在景区门口疏导分流游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大量游客在景区门前聚集,无疑会给景区及周边路段带来交通压力,甚至可能造成拥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流效果。一些游客不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很可能选择继续游览,“反正既然都来了,不能白跑一趟”。
  因此,景区设“反悔门”,更应关口前移。广大景区应充分发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作用,实时公布景区游客数量,提前告知启动疏导分流方案,避免让游客大老远跑过来吃“闭门羹”。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机构不妨借鉴智慧交通地图的模式,制作“智慧景区平台”App,哪些景区人多、哪些景区人少,可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从而引导游客“削峰填谷”,有序出游。
  作者:张涛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