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4日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召开
蓝田、周至、国际港务区文旅工作这样干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3月2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蓝田县、周至县、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的文旅工作情况。
  蓝田县:打好“三旅融合”组合拳
  去年,蓝田县紧扣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加快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获得国家和省市级荣誉65项。实施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113.9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2023年,蓝田县将在现代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提升、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就业促增收、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将文旅康养确定为全县首位产业,依托西安都市圈,打好“三旅融合”组合拳,挖掘蓝田十二大地域文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改造提升白鹿原影视城、王顺山等重点景区,打造沉浸式夜游、民俗演艺、互动游乐等多元融合的景区形态。开发摄影游、影视游、采风游、写生游、康养游等旅游形态,推动形成四季旅游品牌。连片打造景区化村庄,激活老房子、旧村庄、闲置校舍厂房等“沉睡资源”,引入集装箱屋、野奢帐篷、房车营地、木屋树屋等新业态,建设精品民宿。发布“蓝田果蔬”品牌,发展市民农场、餐桌直供、菜品预制等运营模式,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果蔬采摘、民俗体验、拓展运动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创建省内首家公办厨师学校、家政学校,建设厨师博物馆,吸引优秀学生培训学习,持续举办各类培训班、技能大赛。实施名校、名师、名店、名厨、名菜、名优小吃街“六名工程”,培育形成了一大批“陕西老字号”“西安老字号”。推动形成“旅游垣美食+消费”新模式,已带动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82元,比全省平均高出3678元,今年力争达到19000元。
  在旅游产品提升上,蓝田县将推动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等“慢游”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民宿50家,打造精品旅游线路3条,争创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
  周至县:着力打造“三张名片”
  去年,周至县全力推进“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整合涉农资金3.15亿元、实施项目139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高标准建成美丽村庄20个,成功创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开展“源来周至·多来多福”主题系列旅游活动,2022年接待游客105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75所、新增学位1290个。
  作为西安市唯一的省级乡村振兴帮扶县,今年周至县将着力强产业、美乡村、优治理、育人才,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文旅产业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打造研学在周至、康养在周至、旅居在周至“三张名片”。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锚定乡村振兴“全省一流”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着力实现生态宜居村庄全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事业均衡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家的温暖”党建阵地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促进基层党员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来。密切与高等院校合作,持续优化“周禾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人才回流农村,推动周至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港务区:加快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去年,国际港务区全力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浐灞生态区着力打造“中西部第一会展品牌”,两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国际港务区加快建设总投资206亿元的18个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支撑项目;去年互联网产业交易额超过2200亿元,约占全市40%。西安奥体中心建设荣获“鲁班奖”,获批国家田径、游泳、跳水项目训练基地。浐灞生态区推动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总领馆进驻,领事馆区签证国别超20家;全国一线品牌保利大剧院正式开放,华夏文旅加快创建4A级景区,实现旅游收入44.8亿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际港务区将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量质“双提升”,优化班列运行组织,保持全国领先;持续扩大“+西欧”朋友圈,全面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将加快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投用,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全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法律的国家级人文交流平台。浐灞生态区将打造西安东部国际文化交流核心区,构建一园、一中心、一平台、一仓、一馆的“五个一”格局。全力推进4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西安设计之都浐灞承载区,构筑总部经济新高地,叫响“星河入梦灞上夜”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