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积聚于大地,绽放在天空,又怒放于心空。我们的先人早早就有这样的发现和发明,留下了神奇的烟花文明。
小时候的夜空,好像更加漆黑和幽深,藏着许多我想不到、也想不明白的事。某年正月里的某一天,村里的老碗会上,几个二三十岁的叔叔们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意犹未尽地回味着。隐约之中,听出来他们先一天夜里骑车几十里,到城里去看放花了。只是,大半夜的,放什么花,能看见什么?我好奇地猜想着。
再长大一些,从广播里听说了国庆焰火,从电视里看到了烟花满天。只是,那时它还真是天上的事,离我很远,远得有点不真实。没想到,大约一夜之间,烟花飞入寻常百姓家。有那么几年,过年买烟花,比买肉买酒还让人兴奋。各种长枪短炮、大箱小盘,只要市场有卖的,就有人能买回来,买回满满一车。年三十、初一初五、正月十五,小区广场、城市绿地、郊外空地上,或者自发聚集、或者特别相约,一家老小出动,肩扛手拎,整车装载,把各种的礼花弹摆了出来,高高低低,形成红色的丛林。然后,分头点燃,让火龙蹿天,半空绽放,五彩斑斓,长呼短啸,引来阵阵惊叹,释放滚滚激情。一浪高过一浪,一年胜过一年,过犹不及,带来不少问题,终于被禁止了。
2020年的冬天原本平平常常,各单位的年庆,以各种不见烟火的形式,载歌载舞地进行着。忽然间,一股不明原因的疫情袭击全球,席卷荆楚大地。准备过年的人们,回家路上的人们,正做年饭的人们,闻令而动,星夜出发。天地肃穆,夜空庄严。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一百多天的大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勇士凯旋时,各地给予了最高的礼遇,一些地方又燃放起烟花。百花齐放,万民致敬,驱魔除瘴,祈求平安。没想到,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断断续续,接近三年,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人们反复被要求,减少外出、避免聚集,线上学习、居家办公,野地露营、户外活动受到了热捧。社会盼重启,人们在等待,急切的情绪在积聚,犹如烟花弹中的能量在聚集,盼着能早日释放出来。
大疫不过三年,天地恢复平安。2023年的春节显得特别隆重。炮声早早响起,九州一片欢腾,到处是中国红的节庆氛围。顺应百姓心愿,加快重启步伐,政府在全力地引导推动,西安城东南西北都安排了盛大的焰火晚会。正月十五的晚上,百万人出城看烟花,万千心愿,一起怒放。
泾渭汇合处,亘古的厚土,清幽的角落,突然喧腾起来。天上的星星散落在大河两岸,数不清的汽车蜂拥而至。热切的眼睛与星光交相辉映,兴奋的心情与大地一起震动,共同把数以千计的烟花推上高空。一时间,春雷响起,长箭呼啸,电闪雷鸣,姹紫嫣红,烟花满天,叫声动地。高空中,金菊吐蕊、悠然绽放,水晶炸开、璀璨夺目,水母摇曳、五彩荡漾;半空中,飞瀑倾泻、洋洋洒洒,极光斜出、瑰丽奇幻,金龙吐火、火树银花;低空里,白蛟起舞、琼枝玉叶,神鸟浴火、羽翼翻飞,柳绿长堤、桃红两岸。焰火接连升空,画面层出不穷,雷声穿透夜空,天地人一起兴奋和燃烧。
长时间积聚,只为刹那间绽放,烟花为人们架起连通天地的桥梁。火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火箭、爆破和烟花等领域得到精巧的使用。千百次试验,无数次总结,先人们掌握了能量积聚和末端绽放的控制技术,才有了不同高度的层次叠加,有了不同样式的精彩纷呈,还有不同颜色的画龙点睛。无人机技术的应用,给古老的烟花技术锦上添花,也打开了人们更多的想象。不知神十五上的宇航员,能不能看到华夏大地上的元宵烟花,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回看古老中国别样风采。事实上,飞船和他们本身也曾是先人的梦想,也带着焰火科技的原色。
仰头看花的人们,驰目骋怀,任意想象,如痴如醉,如癫如狂。无数的大屏小屏,或拍或录,同步转发,让眼前的满天星,飞向云端,飞向天涯,共同点亮神州的夜空。当最后一枚烟花落下,天空如山谷一样在轰鸣中慢慢沉静下来,空中绽放的花朵也慢慢降落下来。大长安的烟花,落在河水中,由泾入渭,达江入海,把这方天地通向远方。落在土地中,温暖禾苗,催发生长,为这方百姓带来丰收。落到人心里,灿烂心空,激发想象,让厚重三秦在创新中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