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5日
读书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在建党百年之际,西大附中浐灞中学学生以“四幕剧”的形式诵读经典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教师“共读一本书”专业阅读活动

    张建成老师指导学生阅读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就是“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各中小学开学一周,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针对学生新学期的在校学习,各学校纷纷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读书计划。关于读什么书、如何读书,迅速成为校园的热门话题。
  伴随新学期开始,读书已成为老师和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学
  善于读书是一件智慧的事情
  “我们以为读书也是一件智慧的事儿。带领学生养成善于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文晓琴老师表示,她借助省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带领西大附中浐灞中学师生,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形成了阅读经典、诵读经典、创作经典的读书系列活动,以读书赋能学生发展,涵养精神,优化品质。
  从新生入校开始,经过调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成阅读主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投票确定读书单,做好读书计划。随着阅读的推进,以海报、电子期刊、QQ群留言研讨、微信跟帖等形式,及时展示交流。
  在诵读中理解经典,也是一种对经典蕴含精神的传承。结合学校的活动,语文组老师连续多年举行经典诵读节活动,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在诵读中,理解经典,传播经典精髓;在诵读中涵养精神,优化学生品质。
  在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形成自己的智慧,分享启发他人,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为此老师们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这些活动的推进下,近年来学生们在全国各级各类作文大赛和征文活动中获奖,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多家报刊刊登。
  文晓琴表示:读书成就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业,更是一种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做事的精神品质。善于读书是一件智慧的事情,乐于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榆林市靖边县第十六小学
  开展全员阅读“悦”读滋养心灵
  在榆林市靖边县第十六小学,闲暇之余,教师们手捧各种教育专著认真阅读,在不断的阅读中学习教学理论,了解教育真谛;在品读诗书中汲取教育思想的营养,寻找教育智慧的源头。校长王华认为,教师的不断成长需要“博观约取”;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需要“腹有诗书”。学校依托王华名师工作室不断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
  2022年疫情期间,为了积极探索疫情防控下寒假阅读新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发出全员阅读倡议,并倡议每位家长积极加入到亲子阅读之中,亲子阅读成为一二年级家庭阅读的常态,创设了温馨的家庭读书氛围。孩子们每天最少阅读半小时,二三年级的孩子们从去年秋季到现在阅读量已经达到近八十万字,孩子识字能力大大提升。
  王华表示,阅读,无法改变一个人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为培养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靖边县第十六小学将深入开展全员阅读活动,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读书成为每个师生的良好习惯。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
  系列“共读”活动 打造书香校园
  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的校园里,开放式图书角、朗读亭、智能图书机随处可见,各项阅读活动扎实开展,形成了航天一中书香校园建设特有的模式,形成师生共读的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航天一中利用寒暑假开展“共读一本书”专业阅读活动。自2019年暑假开始专业阅读以来,共精选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作品《给教师的建议》《给父母的建议》等国外经典教育名著、国内教育理论专著、国内教育叙事共计34本书籍,大家以记读书笔记、做批注、写读后感的方式认真阅读了这些教育著作,共收到700余份老师们的读书心得。
  以共读一本教育专著为引领,阅读风尚正在航天一中逐渐浓厚:大量专业期刊订阅、各种工作群中的阅读推荐、备课组会上的阅读成果交流、赏心悦目的读书笔记分享、有理念接地气的读书心得撰写,读书成果在学校培训会和教职工群分享。
  专业阅读的常态化、长效化有效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帮助教学行为的改进,保持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构建教师专业精神,提升教育幸福指数。专业阅读,正在助力航天一中教职工群体向学习型、专业型、研究型团队大步迈进!
  每周两节课的“悦读时光”,孩子们或安静阅读,或交流分享,在书香的氤氲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读书的收获,传递美好的感受。想要妙笔生花,就需要大量猎读。语文教研组陆续组织举办了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制作阅读书签、撰写阅读心得、绘制阅读手抄报等,都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年级举行了“阅读经典·追逐梦想”“悦读时光·阅读阅美”等主题阅读分享活动。同学们纷纷走上讲台,或诵读经典文段,或者畅谈阅读感悟,或推荐经典好书,或展示阅读成果……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校长徐雄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下正是读书的春天,也是成长的春天,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去,亲近大自然,远眺如笑春山,近访秘密花园,播种人生希望,积蓄生命力量。航天一中打造书香校园,开学伊始,教师“共读一本书”交流、学生寒假“阅读分享”等书香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图书馆里的学校”充满生机,让读书变得深度、立体、持续而富有意义。

   语文名师张建成
  教师要做学生读书成长的“引路人”
  “推动学生读书的关键,首先要让教师多读书,我觉得读书既是教师职业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陕西省语文教学名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副主任张建成称,之前语文教学的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少读书、不读书。而语文教师要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自身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具备较为深厚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这些修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读书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专利,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是开卷有益。
  关于教师读什么书,张建成建议,第一类是自己专业的相关书籍。以语文教师为例,可以采用“顺藤摸瓜”的方式来增加阅读量,顺着一篇课文这个“藤”,摸到相关联的一些文本或著作这个“瓜”,或根据文体类别向外不断延伸拓展。如现代文阅读的部分,可以读一些理论的书籍,如《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分析》《文学理论基础》等;古诗文可以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唐宋诗词鉴赏》《资治通鉴》《史记》等。第二类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书籍。有些书是成系列出版的,如有一册在手,完全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它为圆心向外不断扩展阅读。读了《红楼梦十五讲》,可以再看它的其他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社会的“十五讲”。第三类是通识性书籍,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提倡文理贯通,学理科的可以读读文史哲类的书;学文科的,也要读点理科的书。
  教师读书要注意哪些问题?张建成表示,首先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宋代王安石谈自己读史书的经验,就是讲史书并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事实,告诫读者要用批判的眼光来读书,否则只能成为“腐儒”。其次是要有自己的计划。有计划才能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安排出读书的时间。建议每位老师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整体考虑,让读书成系统。再次可以读写结合起来,读为写之体,写为读之用。写点读后感或者随想之类的,字数不一定多,但可以把自己的读书所得记录下来,同时也是对读书的一个消化和吸收。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何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