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6日
艺术人生
舞美界先锋吴宇:科技融合艺术 呈现传统戏剧的创新表达
○ 李 丽
    吴宇

  走进剧院观看戏剧,是当下很多国家人们经久不衰的娱乐方式之一。其中,舞美设计作为剧院演出必不可少的一环,往往能够带领观众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传统戏剧的艺术魅力。
  在舞美设计师吴宇的作品中,可以常常看到现代技术与舞台戏剧艺术的融合。他最新参与创作的大型曲艺情景晚会《花繁新征程》让源自于明清时期的四川清音借助新型LED显示技术“冰屏”进行舞美表达,在不断变化的场景和空间中,充分调动观众感官,尽显传统四川曲艺的内容之美。
  时刻保持对现代化舞台美术设计的创新探索,以及在传统文化和本土元素层面独到美学表达能力,使吴宇在舞美设计领域成就非凡,特别在带有传统戏剧艺术类别的舞美设计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目前,他和他的团队被誉为四川省舞美界的先锋力量,不仅在传统戏曲、音乐剧、歌剧、话剧、舞剧等多种类舞台艺术呈现上具有成熟的舞美设计和制作经验,还与全国各大专业院团,省、部级单位和国内外大型实景演出保持长期及深度的合作。代表作品荣获四川文华奖-舞台美术奖、国际木联最佳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和舞美奖等一系列国内外专业奖项,并在全国舞美展览中得到广泛展示。
  所谓先锋,正是吴宇不断推陈出新的戏剧舞美之路。传统戏剧如何贴合当下观众审美,又如何通过舞美设计做现代化的表达,是他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剧目时,吴宇选择将传统和地域文化作为灵感汲取的土壤,并深度融入到戏剧舞美设计的每个层面,使戏剧舞台既不失传统戏曲的风味,又增添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空间。这一点在《花繁新征程》的舞美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除了现代科技应用带来的视觉享受,还可以看到吴宇对曲艺和成都本土元素的提炼,“芙蓉花、牡丹、杜鹃等意向元素增添了传统曲艺的古香古色之感,具有巴蜀特色的银杏树、九曲黄河第一弯、宽窄巷子的霓虹则通过舞美灯光的创新表达,保留住四川的传统韵味。”
  实际上,这些取自当地传统文化的意向元素多次启发吴宇的创作想象,并在舞美设计艺术语言表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取向。2011年,在为曲艺音乐剧《锦娘》设计舞台美术的工作中,吴宇在舞美场景设计上,用成都传统的建筑元素进行解构和重组,完成了剧中规定情境的场景再造。另外,为了结合《锦娘》故事表现蜀锦、蜀绣的独特性,他还加入了不同丝线造型的舞美设计语汇,把丝线作为舞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工整的丝线、斜拉的丝线、凌乱的丝线,以及蜀锦蜀绣半成品或成品构成的舞台空间,为不同情绪和场景的描绘增加了独特的艺术审美。随着剧情变化推动,不同造型的丝线契合不同戏剧发展,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走向,让整台剧目充满了艺术想象和感染力。
  如果说《锦娘》的舞美设计是吴宇立足传统曲艺表达形式基础上的大胆发展创新,那么川剧作品《落下闳》可以说是他挖掘历史文化元素、运用于舞美设计中的创新突破。当“皮影”和“川剧”两大非遗相结合,再搭配与皮影戏元素相关的灯光投影,一场富有川剧韵味又充满独特视觉观感的戏剧舞台便呈现在观众眼前,带来沉浸式的美学体验。
  凭借在现代戏剧舞美设计领域创新而生动的实践,吴宇的作品赢得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2021年7月,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在北京展出,其中吴宇创作的曲艺音乐剧《山高水长》、川剧《落下闳》、民族舞剧《川藏-茶马古道》作品参展。
  作为以当代舞美设计为主题的全国性艺术展览,每一届中国舞台美术展都对国内舞台美术及戏剧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围绕中国舞美界未来发展动态给予深入探讨。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和国内舞台美术的革新,舞美创作的边界大幅扩展,特别表现在戏剧舞台上出现的一批值得深入剖析、自觉继承民族戏剧文化但又不被传统所囿的作品。而在传统戏剧舞台创新发展的背后,是包括吴宇在内的众多优秀舞美设计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期待他们在未来探索舞美发展新方向的道路上,不断拓宽舞美设计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