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4日
闲看秋风
○ 张焕军
  案头放着一本书,是阎纲老爷子写的《我还活着》。
  我之所以用“老爷子”称呼他,并不是在套近乎。知道老爷子是近一两年的事儿,是从微信里知道的。圈里的这些友人们,不时会发一些他们与老爷子关联的消息,久了,便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便知道了老爷子的一点过往。我不认识老爷子,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老爷子的崇敬之感。面对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我得有自己对他的称呼,由此,从心里面冒出了“老爷子”这样的叫法。之前,我对我的父亲也是这样叫的,称他为老爷子。
  我给“微风读书会”的魏锋兄弟发了消息,请他帮忙代购两本书,并提了要求,希望能够有老爷子签名、钤印。魏锋爽快地收下了我的请求,并告知我,“老师非常累,随后签。”
  在微信里常能看到许多人去拜访老爷子,而每每这时,老爷子都要亲自接待,合影留念,然后,给每个人的书上签名。老爷子的签名有特点,一定要把读者的名字写上,再留上两三句他的经典语句。当看到他人在微信上晒老爷子的签名时,我就想,啥时间我也能有一本这样的书。我觉得老爷子在淡橘色扉页上的题签特别有韵味,咋看咋舒服,亲切。羡慕过后,我想起了魏锋,求他代劳。其实,我与魏锋也仅是圈里的好友,至今也未谋过面。前一向听高建群老师说,老爷子这本大作的研讨会正在筹备中,不久要在礼泉召开,规格比较高,他要去参加。这样说来,老爷子的确很忙,也很累。
  魏锋发来消息,说是书快递出来了,让我注意接收。那时,西安城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了疫情。恰巧在那段时间也是我逢六十岁生日,疫情影响了许多事情,但令我惊喜的是,烦闷燥热的氛围下,能收到老爷子的签名书,这无疑是对我最大的祝福。
  拆开包装,我闻到了一种久违的清新之气。书籍的外表除了出版社作为宣传需要加了一条三指头宽的腰封外,再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没有现下盛行的书封。这是时下在书籍装帧中很难遇到的清新和素雅之气。
  有时,我实在弄不明白,是出版社的原因,还是作者的意见,为什么要在书籍的封面之外再加上一个书封,然后再裹上一层塑料薄膜。不仅拆起来很麻烦,而且拆开后塑料薄膜自然成了垃圾。其中最不好处理的是书封,阅读时,书封与书籍成了两张皮,书封扔了可惜,甚至扔了之后,书籍便成了裸体,许多附着在书封上的信息也随之丢失,有的去掉书封后,摆在书架上更是不知何物,连书名都见不到了。我常常望着买回来的新书苦笑,笑过之后把书封收起来,阅读完后再套上,动作如同起床穿衣,睡觉脱衣一样。
  我把书拿起来,迫不及待地打开封面,想看看老爷子的签名钤印。当我翻开的瞬间,一股馨香之气扑面而来。如我在圈里看到的一样,淡橘色的扉页上,留下了老爷子苍劲有力的笔迹:“焕军先生:人生体验,写作经验,参阅留念。九十岁阎纲。”接下来是落款的日期。数了一下,有三十多个字。对任何一个作家而言,如果每本书都要这样签名,那将是对耐心和精力的一种考验。在我收到的签名书里,极少能有作家像老爷子这样做事情的,况且,老爷子已是九十之人了。这是一本装帧简约高洁大气的书籍,我喜欢。
  对于喜欢,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喜欢,不是一种整日挂在嘴上的炫耀,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细细品味。于物如此,于人也是如此,于那句“爱屋及乌”的成语也是这样。远远地观,细细地品,静静地欣赏。这也是我的生活习惯。因此,虽然拿到书有些时间了,但才读完老爷子的“阎纲自述”和石岗代序的“先生回来了”两篇。从“自述”与“代序”中,我对老爷子的经历有了一个轮廓式的了解。接下来,我就要开始细读,犹如揭开这口大锅的锅盖,一点点跟着老爷子的笔触去品尝他的过往。我有种感觉,这是一锅原汁原味的“烩菜”,是老爷子集毕生手艺奉献给人类的一道生命大菜。
  活在不同时代里的人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幸与不幸。生命中遇见的幸运既有命中注定的福分,也有恰巧赶上了那个时代好的制度。所有的不幸,都不是个人祈求来的,往往是时代强压给人们的。人生而平等,是那些认为世道不公平的人的一种追求,于既得利益者而言,不过是一句口号。没有人可以躲过时代给予的不公,“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在时间的长河里,幸与不幸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事儿,因此,永远不要嘲笑他人的不幸,谁又能保证自己不是被嘲笑的对象?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些过往的文字记载中,如何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做个善良之辈。我还没有把书读完,但从阅读过的文字中,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或许不是这样。
  我亦是入了耳顺之年的人了,偶尔也有了回忆往事的时候。在读书时,不自觉地也有了些阅读变化。近来翻阅东坡词,早年喜欢的那些豪迈的倒读不出心境了,反而对他上了些年纪写的那些诗词感慨不已。比如,对《行香子·述怀》便喜欢不已。“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人生几度秋凉,世事一场大梦。”到了闲看秋风的年龄了,我要向老爷子学习,光是致敬是不够的。活着真好,好好活着,理直气壮地活着,不亏人,不亏社会,也不亏自己。
  活着,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