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9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移交部分考古出土文物。本次移交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共计110组160件,对于补充、完善陕历博展陈体系,更好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移交仪式上,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张进宣读了《关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移交部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批复》,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先后代表双方单位致辞并交换了文物移交协议书。
孙周勇对近年来省考古院所做的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工作及本次移交文物情况进行了介绍。据悉,近5年来,省考古研究院向地方移交文物共计4380组(6986件),包括渭南博物馆、华阴市、靖边、高陵、铜川、宜川、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西咸新区顺陵文管所等,尤其是韩城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建成后,移交了95%以上的考古出土文物。
今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除了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移交考古出土文物外,还将向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渭南博物馆、宝鸡凤翔区博物馆以及新建的延安博物馆、统万城遗址博物馆等单位移交考古出土标本,涉及单位数及文物移交量都将达到历史新高。本次移交是探索健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机制,推动考古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的一次实践。接下来省考古研究院将继续与陕西历史博物馆保持紧密合作,推动在考古合作发掘、文物修复、展示利用以及文物展品数字化等领域的多方位合作。
侯宁彬希望,与考古机构的合作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建立与考古机构长期合作、资料研究共享机制,通过展览不断活化出土文物资源,展示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陕历博藏品管理部主任贺达忻介绍,本次移交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都是从考古挖掘中选出来的精品,把这些补充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体系,对于博物馆的展值、展存内容完善、藏品体系完整有很大作用。而且通过这些补充,能让普通观众更直接、更快地看到近年来陕西考古的重大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