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悠悠一晃五十载,历经的事儿大大小小、琐琐碎碎,官职头衔倒也不少,但“片长”官衔授予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初秋的陕北,一派青翠,姹紫嫣红;山峁上、沟壑里,果实飘香,丰收在望;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潮汹涌,绚烂的霓虹在天际摇曳闪烁,把大美神木的夜晚装扮得更加璀璨夺目和富有现代气息!然而,一场毫无征兆袭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这个全国百强、西部第一,仅城区就有30多万居民的小城来了一个急刹车,按下了暂停键。
那是周日的夜晚。深度睡眠的我,被一曲优美的《远情》铃声叫响,来电显示,电话是市委办赵主任;时间,凌晨1点17分。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立刻意识到:天塌了!于是,我以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特有作风,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走出小区,打出租赶到十多公里处的市委大楼。
会议室里,十多名市委常委、市级领导以及部局主要领导和部分镇街领导早已落座,个个神情凝重。
这一次,“狼”真的来了!没有任何迹象,没扬一丝尘土,没有电闪雷鸣……
通报情况,健全组织,部署任务,提出要求,下达指令。一切紧张而有序。
疫情就是命令!闻令而动,即刻出发。我的“片长”之职,就此任命、立马就任。
“片长”好叫,病毒难防。肩上担子重千斤啊。
那夜,情况紧急,我没来得及准备任何生活用品,直奔“战场”。一周过去了,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眼圈是红的,脸颊是黑的;平时每天必刮的胡子,居然长到两个手指头能揪起来;没洗过澡,没换过衣服,甚至袜子、内裤都没有替换。8月23日,是3岁外甥女小蹦的生日。原本计划,一家人和亲戚在酒店好好庆祝一下。然而,疫情突发,静态管控,这个美好的愿望落空了。没有爸爸妈妈,没有生日蛋糕,没有蜡烛点燃。小蹦吹了一个纸上涂画出来的蛋糕,与她外婆一老一少,唱了一首生日歌。看了妻子发来的这个短视频,既觉得亲切好笑,更多的是心头的五味杂陈。
陕北高原黄土厚重,人民憨厚朴实;神木人民更是忠勇善良,情深义重,大爱无疆!汶川地震、舟曲水灾,神木人民慷慨解囊,深情相助;西安疫情暴发停摆时,神木市委市政府捐资1000万;民企、老板、社会知名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有爱就有回应,付出定当回报。连日来,兄弟县市的援助纷至沓来:延安的医务人员星夜兼程奔赴而来;清涧、子洲、米脂、吴堡的上百名采样护士紧急驰援;榆阳、靖边援助的救护车、采样车一辆辆开来;一些企业捐赠的帐篷、防护服、口罩、消杀品源源不断运送过来……
“一办七组”筑起严密的抗疫防线,“五级五长“搭起千家万户的沟通桥梁,“我是谁你明白,你的难我清楚”。知百姓所需,解百姓所忧,办百姓所事,不让疫情影响一名群众的生活,是党委政府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抗疫一线广大干部的一致目标。
疫情防控指挥部彻夜灯火通明,研判方案,调整部署,调集力量;封控小区门口,一面面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的队旗,装点在神木的大街小巷;卡口巷道,公安干警和“红袖章”们冒着寒冷,星夜把守……使市民静下来,把“阳性”挖出来,让确诊好起来,与病毒赛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早一天“疫”过天晴,回归原有的锦绣繁华,是57万神木人民的共同心声。
一位网友的朋友圈,是如此的美好善良和富有想象力:家人们、朋友们,我们务必听招呼、守纪律,做好防护工作,大神木的防疫马上成功,疫情会马上过去。因为我们的头是杨成林(阳成零)。
蓝天白云,秋高气爽。不日,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就在面前。那时,麟州大地必将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绚丽华章。
我是“片长”,你是社区长、网格长、楼栋长、巷道长、院落长……我在,你在——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