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08日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连载130)
○ 高建群


   附录一·法显高僧的陆去海还(四)
  而在翻越大雪山时,又有几个随行者毙命。余下的,便不愿意再往前走了。他们要顺着原路返回。他们说,我们倒也不是蝼蚁惜命,而是突然觉得这种行走无意义。法显老和尚也不便阻止。刘萨诃这个名字的出现,是在于阗夏坐时,法显在他的天才著作《佛国记》中说,收留了两位志同道合者一起前往天竺,其中一人叫刘萨诃,匈奴人,籍贯是陕北,不知怎么流落到了西域。
  而在另外的史书上,则记载刘萨诃是内蒙古包头地面的匈奴人。看来刘萨诃是匈奴人,这无疑。天下匈奴遍地刘,这大河套地面的刘姓,大部分应当是曹操与最后一代匈奴大单于呼厨泉在邺城签署那个五分匈奴协议后,匈奴五路诸侯,全部是从汉王室姓刘的那些游牧人。
  后来在法显翻越小雪山的时候,死了两个人,在翻越大雪山的时候,又死了两个人,又有两个人畏难而退,往回走。到后来,法显只剩下两个同伴了,这里面就有刘萨诃。这天,刘萨诃面露难色,他对法显说,他想往回走,他似乎觉得,他重要的使命在一个叫敦煌的地方,这样两人抱头而哭,尔后,刘萨诃独自一人,又重新翻过大雪山而去。
  还剩下来的那个随行者,后来也没有随法显走到那烂陀寺。《佛国记》中说,这位僧人后来在五河口(五条河流在那里交汇,开始于恒河中游地区)的一座寺院里住下,他对法显说,他觉得这地方最适合他了,权且把这里当作他的家乡吧!
  法显后来独自一人行走到那烂陀寺,学成后陆去海还,从印度加尔各答登船,中途在斯里兰卡逗留两年,后来登五百商贾大船,航行了八个月后,从中国青岛登岸。
  刘萨诃后来回来了没有?这是一个谜。直到上世纪初,人们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里,翻阅那些尘封千年的敦煌文书时,从字缝里跳出刘萨诃这三个字。这时候他已经是一名有身份的僧人,执事之类,敦煌莫高窟最早的建造者之一。
  敦煌莫高窟最早的建造者,名叫乐尊和尚。敦煌出土的一个断头碑上记载说,一个名叫乐尊的僧人,自东而来,看到鸣沙山下,红柳河边,霞光万丈,状有千佛,于是感受到了某种使命,泪流满面,开始在岩石上打造佛龛。
  那第二个,就当是鸠摩罗什高僧了。高僧来到这里时,胯下的白马累死了,众人掩埋了白马,在上面起了一座白马塔,接着建白马寺,修完塔和寺以后兴犹未尽,于是开始在岩石上叮叮当当凿佛窟。
  这第三个大约就是我们的匈奴人刘萨诃,他安全地翻越了大雪山、小雪山,回到第二故乡和田,接着去敦煌,开始他的伟大功造。
  刘萨诃的故事还没有完。有一个著名的“凉州瑞象”的说法,这个刘萨诃就是主角。传说,从敦煌地面来了一位高僧,名叫刘萨诃,在凉州地面,他见到御谷山顶霞光万丈,状有千佛,于是开始在山间修建佛寺,制造传说。看来,这刘萨诃将敦煌的故事,在凉州(今武威)又重演了一回。
  刘萨诃后来怎么样了呢?写完这篇文字,搜百度,百度上说,“凉州瑞象”一番功德之后,他自凉州折身西行,至酒泉城西七里涧,无疾而终。当地民众在那里修建骨塔、寺院以祀。
  百度上还说,刘萨诃的出生地是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出生年月是公元三四五年。此说也一并录入,供好事者探究。
  释迦牟尼涅槃应为公元前四八六年,相传释迦牟尼在世八十年,以此推算,佛祖诞生年应为公元前五六六年。
  也就是说,他应当比老子小几岁,而比孔子大几岁。我们知道,老子大约比孔子大十三岁,那么释迦牟尼的年龄,则在他们之间。
  我们知道,在孔子去世十年之后,西方的先知苏格拉底诞生。西方人将那些知生、知死、知天命、知宇宙万物运行规则的大人物叫先知,东方文化则将这些人物叫先贤,或者叫圣贤。
  那真是人类史的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伟大时代,各文明板块都进入到了它的成熟期和收获期。这些智慧人物的出现,为各文明板块的初生期以总结,并为它接下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东汉年间,中国民间曾流传一本奇书,书的名字叫《老子化胡经》。老子在这里说的就是老子李耳,道教的开山祖师,而“胡”在这里说的是释迦牟尼。该书讲的是老子西出函谷关,著《道德经》五千言,而后来到终南山之楼观台,而后骑青牛西行,而后北上昆仑山,教导释迦牟尼如何创建佛教的故事。道教祖庭楼观台,专门有一块碑,记载了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