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喜欢把德懋恭水晶饼叫“白皮点心”,我小时候特别爱吃。我5岁的时候,大姐参加工作,先是分配在东郊十里铺西安酒厂。因荒郊野外,又要过一处坟地,大姐胆小身体不好,就申请调动工作。后来调到钟楼食品店,这一年是1970年,我6岁。
自从大姐进了钟楼食品店,我的点心欲望得到极大满足,逢年过节盼着白皮点心。大姐一般买一斤白皮点心,一斤蛋糕,父母不舍得吃,在大姐的一再恳求下,才浅尝辄止地意思下了事,大多都让我们姐弟分而食之。大姐爱我,知道我爱吃白皮点心,就隔三差五买点心渣给我。说是点心渣,实际是缺角少豁的水晶饼,有时候是她们故意弄烂了的,因为我太爱吃了,所以里面几乎是清一色的水晶饼。
我11岁那年春节前夕,父亲去世,葬在狄寨原上。母亲恪守老习俗,一七至七七,每七都要去给父亲上坟。上坟就要准备祭品,而祭品里有我最爱吃的水晶饼。
一次,又要去给父亲上坟,我和母亲带着大姐买的水晶饼及水果等,我们从五路口乘5路电车坐到终点站,下车后向东拐个弯到狄寨原路口,在这里等一趟上原的汽车。由于人多车少等了很久,第一趟车还没挤上,等挤上第二趟汽车时又费了好长时间,车到狄寨街道下车后,要翻一道土梁才能到父亲墓地。我和母亲踉踉跄跄地来到父亲坟前,摆好祭品,化了纸钱,母亲一边烧纸钱,一边不停地嘱咐父亲,把钱收好,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都好,不用操心之类的话。我遵照母亲指示,对着父亲坟冢磕头后,已饥肠辘辘。
解放路一带的风俗秦豫结合,给长辈上坟有吃祭品的习俗,说是晚辈们吃祭品可得到祖先庇佑,可消灾避祸,顺利长大成人。因此当母亲递给我一块水晶饼时,我接过去一口咬了一半,两口便吃完一块。母亲又递一块,我又很快吃完,直到吃了四块。母亲知道我爱吃点心,但没想到这么能吃,就喃喃道:“难不成你能把这都吃了?”
我想,既然母亲默许,我便没了顾忌,不顾一切一手抓一块,大口吃起来,转眼工夫,八块水晶饼不见了。
母亲当时还沉浸在丧夫的悲痛当中,她坐在父亲坟边独自悲伤。不一会待她缓过神来,我已经感觉有些撑了,胃很难受。母亲一转身看着空空如也的点心盒惊诧道:“你还真给吃完了,也不给你弟弟留几块!”我哪顾得了那么多!不一会儿,我的胃开始隐隐作痛,人也不舒展起来,母亲说这是给撑着了,赶紧带着我来到狄寨供销社,要了杯开水给我喝,母亲焦急地吹着茶缸里的开水,稍一降温便递给我,我慢慢喝着水,停了好大一会儿,直到她反复问我不再难受后我们乘车返回。
那次吃了一斤水晶饼后,母亲便说,我是饿死鬼托生的!大姐知道此事后对我说:“你知道你吃的是德懋恭水晶饼不?”我不解地问:“咋了?”大姐说:“德懋恭水晶饼是名牌,过去是皇家贡品,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大姐这么一说,我知道自己不该为饱一时口福而无所顾忌,贪吃还差点吃出病来,感觉自己太自私了。大姐逢年过节给父母送点心用的粮票和钱,是她自己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从那以后,我不再嚷着让大姐买水晶饼了,她时常给我买不要粮票的点心渣,即便如此,一点也不逊于浑圆完整的味道,因为是德懋恭的。
几年前,我时不时以德懋恭水晶饼做夜点,却不如儿时那么有口福,时常想着母亲“少吃多香”的话,往往一斤要吃十多天。现在,每每想起德懋恭都感觉温暖,虽然没有了少时的馋劲儿,但却总愿意去想、去回味,这或许是德懋恭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