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办公室翻看之前的工作笔记,往事历历在目。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的那个早上,天气特别晴朗,母亲一大早送我到常宁路派出所门口,当看到办公楼上庄严的国徽时,我激动地对母亲说:“妈,您放心,儿子以后一定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上班后,才发现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要调查侦破大案要案,反而每天都要处理很多邻里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各种纠纷。我的师傅李鹏,是一名入警15年的老民警,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就给我说:“小杜啊,警察不是你从电视剧《重案六组》里看到的那样,每天都出入命案现场,大部分的警察和咱们一样,接的警情很多都是调解群众矛盾,只有把群众间的小纠纷调解好了,才能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等你再学几年就懂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着后面接触的一些案子,更加深刻地改变了我对警察这个职业的认知。
基层的工作很忙,不仅仅要忙社区的基础工作还要处理各种案件,因为经常接到一些邻里间打架的案子,我就问师傅李鹏,打架明明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并且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为什么不直接处罚?师傅告诉我,处罚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他们有的是在一个酒桌上喝了20多年酒的邻居,有的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把双方直接处罚了,那么他们的矛盾并没有化解,而且从拘留所出来后依旧可能会打架。听完后,我明白了,警察手中的权力是一把利剑,用好这把剑可以深得民心,用不好就适得其反。从警半年,有三个案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12月初,一名刚从学校毕业忙着找工作的学生在网吧捡到一部手机,并悄悄地占为己有,失主来找的时候他却装作不知情。他将手机拿回住所后竟然阴差阳错地将手机密码解开,用失主的购物账号买了一部新手机,花了失主几千元。破案后,在送这个嫌疑人去体检的路上,他突然问我:“我可以现在先回住的地方吗,我明天还有一场面试。”听了这话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我也是刚从校园走出来,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的问题,我也不敢去想他被刑拘后的生活。后来,我经常把他的故事讲给自己正在上学的表弟、表妹们,希望他们可以引以为戒,遵纪守法。
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一定要严惩,可下面要说的这位动手打人的老大姐却让我恨不起来。2019年年中的一天,报警人称自己被殴打。到达现场后,发现是一位50多岁的老大姐和自己的女儿打伤了丈夫的情妇。当时母女俩的情绪特别激动,不仅不配合我们了解情况,而且多次推搡拉扯我师傅的衣服,场面十分混乱。我都准备用催泪喷射器对她们母女俩采取防范措施了,但被师傅果断拦了下来。后来经过师傅和我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愿意通过协商处理这件事。回去的路上,已是凌晨一点半,师傅告诉我,当时场面确实很失控,自己的衣服也被撕扯,母女俩的行为已经涉嫌妨碍公务,可以采取防范措施控制局面。但换个角度想想,老大姐也是个苦命人,丈夫不光出轨还经常殴打她,甚至向她讨要生活费给情妇。如果咱们现场采取了防范措施,不但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会更加激化矛盾。还是那句话,面对人民内部的矛盾,咱们要像春天般温暖;面对敌我矛盾,我们要利刃出鞘敢于亮剑。回去后我一夜无眠,想了很多,也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处警过程中要更加理性和冷静。
这个月某天下午,接指挥中心转警称,辖区高校内有人打架。出警后把打人的八个女生都叫到所里了解案情。原来是两个女生上下楼发生了小摩擦,进而引发口角。其中一个女生带着其他七个女生到对方的寝室里一起殴打她,打完后还要求被打女生给她们买烟抽。通过和动手打架的女生谈话,我发现她们之所以有这种极端行为,其共性都出在家庭上,她们之中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亲有家暴现象,有的娇生惯养在家里横行霸道。她们虽然上了高校却无视法律,随意践踏别人的尊严,侵害别人的权益。这个案子让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父母真的应该也是一个持证上岗的职业。
警察就像一个树洞,所有人都把生活中遇到的糟糕事情告诉你,然后等你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成为警察后我经常想到一句话:知道所有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警察是万能的吗?很显然不是。但是,接警后我们一次次地出现在死亡现场、打架现场,被要求镇定、冷静、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执法办案。可是对于我来讲,24岁的年纪可以说是涉世未深,却要经常给三四十岁的大哥大姐讲道理、讲法律、讲人情世故,每当这时我都在心里对自己一遍又一遍重复:要冷静、冷静!
前天我看到一位警嫂在朋友圈埋怨做警察的丈夫值班不回家,加班不回家,执勤不回家,有事不回家。的确,太多的警察,有愧于妻子、丈夫、孩子、父母,但是在责任面前,我们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已经是夜里12点了,明天还要值班,希望不要有案子,也希望自己早日可以像师傅李鹏一样掌握丰富的处警经验和技巧,更好地化解群众内部的矛盾。
晚安,好梦。
(作者系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常宁路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