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篇·大游牧者(上)
游牧是在干旱草原地区通过骑马移动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资源,以获取生活资料,并保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生活方式。现代考古发掘逐渐证明,游牧诞生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中叶,分布于阿尔泰山以西的西徐亚人,被称为斯基泰人。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但是游牧民族也并不是居无定所,从中外的史籍来看游牧民族是有隐秘的定居点的。在游牧生产活动中,牧民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他们生活忙碌、艰苦,并经常遭遇一些难以预测的风险。
公元纪年开始前的五百年到一百年中,这辽阔中亚地面是迁徙者、游牧者、征战者横行无忌的年代。这些马上蛮族以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为依托,风一样在这块世界的大猎场上来去。我们能够较为确切地知道的原住民大约是斯泰基人,也就是塞种、塞人。那是一个混淆不清的年代。人类学家将那个时代叫中亚古族大漂移时期。
匈奴人在那个时期,突然强盛起来,一个草原王诞生了,他就是冒顿大帝,一个被称为天之骄子、王中之王的人。一个深深镌刻于中国史书中的牧羊人。他曾经将汉高祖引诱到雁北草原的白登山,然后四面合围,刘邦的三万大军被歼灭,只带了两千人的亲兵,龟缩在白登山上。也许第二天早晨,冒顿的猎猎狼旗一挥,骑士们攻上山去,大汉王朝就没有了,中国的二十四史就得重写。夜来,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贿赂了冒顿的妻子。这样阔夫人网开一面,放刘邦从她的裙裾下逃走。
冒顿还率他的草原大军,攻破六盘山下的萧关,顺马莲河古道抵达咸阳渭河桥头。已经能看见长安城的角楼了。属下问他,不能再往前走了吧?匈奴人的疆界在哪里?冒顿于是说了一句流传两千多年的话,这话说:匈奴人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疆界。
这是世界编年史上的第一个草原帝国,那时的匈奴号称“百蛮之国”,意思是说这个国家是由一百个蛮国或蛮族滚动而成的。笔者灯下翻书,匈奴人去年有三万牙帐,意思是说有三万个家庭,第二年雨水充足,人丁兴旺,又得到雪山草原的庇护,上苍的恩赐,于是有了十万牙帐。开始我不明白,纵然人口繁殖得再快,也不能这样迅速翻倍增长呀!后来看《蒙古秘史》,成吉思汗与宰相的答问,当成吉思汗问他的宰相,怎么界定我们成吉思汗蒙古人时,宰相说:凡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毡房和帐篷里的游牧人,都是咱们蒙古人。这样,成吉思汗每攻取一个地方,这里便成为蒙古人的一个部落。这就是蒙古人一夜间崛起于北方大漠的全部秘密。也就是在此前蠕蠕人的草原上的黑铁匠、突厥人突然崛起以及匈奴人突然崛起于漠北的全部奥秘。我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演讲中,当听众提问时,曾讲过这个话题。
北京大学的学生们问我,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它们有直接或间接的传承关系吗?我的回答说有的。我以陈序经教授《匈奴史稿》中的说法作举。我说,他们以草原狼作为图腾,以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军事建制以及攻城略地的方式,他们的相貌、体型等等,都何其相似乃尔。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引用了上面宰相的那段话,我说,每一个草原帝国突然崛起于北方,于大漠深处,他们的民族,他们所建立的国家,其实都是一个混杂着各游牧部落的游牧民族共同体。
当北匈奴王郅支大单于在北迁的途中,被大汉王朝北庭都护府的副都尉陈汤斩杀于伊塞克湖畔的时候,世人以为,这个横行无忌的古游牧民族的西迁一支,就像草原上的潜流河一样,就此消失于地表之上。谁知在二百年后,他们穿越了里海、黑海荒凉的碱滩,高加索险峻的群山,波罗的海云彩飘浮的天空,突然从喀尔巴阡山上冲入东欧平原,随后就是伟大的世界征服者,被惊呼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出现。记载上说,阿提拉的麾下有三十万草原上各游牧民族组成的庞大队伍。而在阿提拉的马蹄踏遍欧罗巴大地时,他每攻陷一个地方,比如今天的德国、今天的法国、今天的英国时,就以这里的人们组成的战队,作为下一次进攻的先头军。阿提拉大帝死于公元453年。而在前一年,也就是公元452年,这位大游牧者已经完成了他对欧罗巴大陆全境的占领。最后,三十万大军将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团团围住。大约围城有半月时间,另一种说法是半年时间。如果阿提拉的独耳狼旗一挥,世界历史也许就将重写了。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已经化装成平民逃出城去。罗马城城务现在由红衣大主教利奥一世主持。利奥一世一个星夜,化装出城,来到阿提拉的帐篷内与阿提拉签了一个城下之盟,这样阿提拉才结束了他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