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码头。在这里,我们登上人生的第一艘客轮,顺着奔腾不息的河水,驶向蔚蓝色的深海大洋。远方,烟雨迷蒙,看不清方向。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有终于迈出去的勇敢,也有面向不可知的恐惧……
我到椒江去参加战友女儿的婚礼,还有大半天空当,好客的主人就安排我和同行的其他战友游览市内的几个有名景点。中午在江滨公园跨江大桥下的渔庄吃海鲜,那些叫不出名儿的海鲜,让人生出了“日啖海鱼三百口,不辞长做海边人”之慨。然后钻进停泊在江边的海军退役的349号潜艇参观,这是我第一次进到潜艇内舱,了解了当年潜艇兵的战斗生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尔后又来到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馆,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游览过海门老街后,主人说:“再到七号码头看一看!”
七号码头也在江滨公园,处于渔庄下游约五百米处,中间隔着一座高高的镇海大堤纪念碑。碑顶伏着一头青牛铜雕,寓意降伏江灾,祈求平安永久。
一条不太长的甬道伸向江边的客轮;一条不太宽的河流连接东海大洋。对岸青山隐约,远方水天茫茫。我突然被这些景物勾起了沉睡的记忆,想起整整30年前的3月,我与台州籍的800名新兵,就是从这里——七号码头踏上客轮,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次远航。
这一走,就是30年。当年懵懂稚气的新兵,已经成为年至半百的大校。一起入伍的100名天台兵,还留在部队服役的,就剩下我一人了。
我们这次结伴同游的,还有一位退休的台州籍将军。没想到他当年也是从七号码头启程的。聊起当年出发时的件件趣事,大家都很兴奋,也有许多的感慨。
码头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客轮,还在一趟一趟往外运送远行的人们。江水奔流,时光倏忽,归来已非少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春年少的自己,带着对远方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带着对贫困生活现实的不满,告别家乡亲人,开始前途未卜的远航。许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人们为什么要远航?远方,是什么在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只是厌烦了天天在供销社卖针头线脑的生活,想到外边的大千世界去闯一闯,又受了打仗电影的影响,恋上了那身做梦也想穿上的绿军装。每个人的际遇经历尽管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远方,有绚丽的梦想,让人抑制不住想去寻找的冲动。
就这样我们从码头出发,顺着窄窄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渐渐驶进了浩瀚的大海,领略过海上日出的辉煌,也领教了波涛起伏时的惊慌。当年,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现在却全部都有了答案。每个人都留下了沉甸甸的航行记忆。
想起解放一江山岛的勇士们,也是从这样的码头出发,万船齐发,直取对岸。在这场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著名战役中,有474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他们来说,码头只有出发,没有归期。因为生命与伟大的事业联在一起,他们的名字永远被这个城市记住了。
现在的台州城市,多么富庶而靓丽!一代代的“赶海人”从码头出发搏击风浪,又从码头归来,卸下满满的收获。他们以“台州人的硬气”,把足迹印在了全国各地,把产品送到了四面八方。不过70万人口的天台县,竟然诞生了8家上市公司。家乡,再也不是我当年离开时的穷模样了。
这次与我同行的,还有一位入伍近三十年的同省老兵。今年就要转业了,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正被某种复杂的情绪纠缠着,难以尽兴开怀。或许,他正站在人生的又一个“七号码头”。远方迷迷蒙蒙,难以看清,因而也就不好选择。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之路。每一个站在码头上的人们,想必都会有这样一个痛苦彷徨的过程。
可这,正是码头的迷人之处。
一个个码头,就这样送我们出发,又以无限的深情期待着我们归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