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6日
文景公园和王夫人墓
○ 刘新中


  文景公园在文景路上。
  文景路是西安城北一直向南贯穿的一条大路,景色极佳。春天开花,姹紫嫣红;夏天火热,流光溢彩;秋天满眼金黄,美不胜收;冬天绿色不肯退去,枝头依旧苍翠。总之,一年四季,各有各的风光。它的得名当然和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有关。
  《汉书·景帝纪》赞:文景之时“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人常言汉武帝文治武功,其实,是他爹他爷为他打下的底子。汉文帝即位后,推行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屡次减免田租,又省减刑罚,倡导节俭,紧缩国家财政开支。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又减轻笞刑。至武帝即位之初,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记·平准书》称:“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
  这一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文景之治”因此数千年来被人们渲染夸赞。
  文景公园和西安诸多公园比起来,很小,大约只有百来十亩左右面积,但小归小,却五脏俱全,有山有水,玲珑可爱。园内南为山丘,北为水流。东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女娲造人图,一只手平举,手中是几个造好的泥人,有寓意,有意境。大题材用简易形式传神表现,可谓不俗。沿鹅卵石路深入,一个不大的土包横亘眼前,一圈碧树枝叶高高低低,透出深绿浓绿浅绿淡绿来,间杂摇曳小花,不知名的风偶尔吹来。路旁有一片竹子林,挺拔身姿。一条小溪弯弯曲曲,水势平缓,几块石头做桥,既实用又充作风景。文景公园表现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精髓,让人寄情于山水之间,是身心上得到放松和享受的好去处。公园与街市无墙阻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似动似静,传达着生活的一种惬意和常态。
  文景公园内有一座王夫人墓,形成一座小山,占了很大一块。公园内有墓的并不多见,印象中有西安革命公园,为1926年陕西国民军即著名的“二虎守长安”保卫西安,为死难的军民而建,园内由西安各界人士负土堆积东西大墓各一座,在两墓之间建亭,命名“革命亭”;还有湖南长沙岳麓山上为辛亥革命元勋蔡锷修建的墓地,那是1916年,岳麓山当时就有岳麓书院等名胜古迹,蔡锷葬埋苍松翠柏中,看月落日出,游人熙攘,也算含笑九泉了。王夫人墓地原本应当肃穆庄重,许多年间却变成浩浩荡荡的耕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曾经的田野荒冢又变成公园,可谓沧海桑田。
  这个王夫人是汉宣帝的母亲王翁须。汉武帝末年,宫中曾发生过一场“巫蛊之祸”,与卫太子刘据结怨的武帝宠臣江充指使胡巫说宫中有蛊气。武帝命江充等人入宫追查,江充诬告太子,说在他的寝宫埋的木人最多,又有帛书。太子得知后不甘就范,就派人捕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认为这是造反,派兵去攻打太子,太子举兵对抗。激战五日,太子兵败逃亡,被迫自杀。因巫蛊而起的祸事,刘据的儿子刘进以及夫人王翁须也受到牵连死于非命。巫蛊之祸的受害者后来被平反了,刘进和王翁须之子刘询后被接回宫中,刘询就是之后的汉宣帝。
  汉宣帝登基后,把母亲王夫人遗骨迁至汉长安城清明门外安葬。随王夫人护柩的娘家人从此也于冢旁筑室而居,守护坟墓:娘家人按辈分将王夫人称为姑婆,故而王夫人的墓冢很长时间也被称为姑婆坟。这些守坟的娘家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便形成了冢后的王前村。
  如今,王前村不存,唯王夫人墓尚在,明月清风,诉说着一段历史。
  年轻的文景公园也理所当然地增加了几分岁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