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为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今年继认定第二批16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举办首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论坛、建立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和印发《国家文化出口基地首批创新实践案例》后,商务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宗旨是创新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发挥基地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摸索一批适应文化贸易创新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带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据悉,截至目前,四部门已联合认定29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2018年5月,第一批13家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名单公布,其中陕西省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入选,2021年初,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认定工作。最终,全国共有16个行政区(功能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公示名单,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入选。
商务部服贸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助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具体措施:
一是健全共建机制。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基地建设协商机制,加强对基地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基地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联席机制加强基地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支持基地建立重点企业名录、重点项目库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
二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基地所在省市有关部门,统筹利用文化领域相关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基地建设,鼓励基地与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利用市场化方式为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
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与所在省(区、市)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联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符合文化贸易企业需求的信贷创新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基地复制“信保+担保”融资模式,支持文化贸易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支持基地建设广播影视线上交易平台、外向型版权交易中心等平台载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地开展“两头在外”的文物、文化艺术品保税仓储、展示、交易和数字内容加工业务,加强基地人才培育体系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等。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将基地建设纳入文化领域多双边交流机制和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鼓励基地设立海外文化贸易促进平台、加强与海外新媒体平台合作,支持基地利用各种展会平台和海外节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贸易促进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