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明开幕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明开幕
文化艺术报讯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将于10月12日在南昌大学开幕。这是该赛事首次在革命老区举办,国内外参赛项目和人数都大幅增长。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本届大赛实现了‘三个覆盖’:内地院校参赛全覆盖、教育全学段参赛全覆盖、世界百强大学参赛基本覆盖。”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数增幅达55%,参赛人次增长51%。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仍有来自国外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63所学校、5531个项目、15611人报名参赛,增幅分别达到68%和74%,基本囊括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职教赛道共计2116所院、86万余个项目、33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萌芽赛道共计228个项目参赛。为适应赛事发展,总决赛入围项目由1600个增加到3500个,金牌数量由158个增加到320个。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大赛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的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让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能脱颖而出。同时,大赛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拥有展示机会。为引导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技术难题有机结合,本届大赛还新增了产业命题赛道,国内共有1024所高校、10466个项目、59454人次报名参赛,有力促进了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自2015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七届大赛累计603万个团队的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2020年,通过对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的创新数据与全国高校学生学籍学历数据对比,2015届—2020届大学生中共有创业学生54.1万人,据统计,仅6届大赛的400多个金奖项目就带动就业达50多万人。
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450余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加强实践锻炼。自第三届大赛开始,大赛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据统计,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三届大赛共有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314个国际项目、30592名国际大学生报名参赛,实现了“百国千校万人”参赛,大赛的“国际范”“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