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9日
蹝乡党蹞与蹝比闾蹞
蹝乡党蹞与蹝比闾蹞
  民间有句口头禅:“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记得在国外访学时,常有学习中文的外国朋友问我,中文“乡党”是何意?有人解释说中国从古就这样说,就像英语中称“头”为Head,“脚”为Foot, 此乃约定成俗也!是也?非也!
  在古汉语中,“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我中学一位同学家居住的地方叫“凹里”,记得小时候我去过那里,那个地方就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据现在的介绍:这里曾经是凹里宫殿遗址,位于今宝鸡凤翔区横水乡凹里村。
  而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划分,其目的是什么,在《周礼》中亦有解释:“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五州为乡,使之相宾。”进一步明确了建立这样的“比闾”之制是为了让人们“相保”“相受”“相葬”“相救”“相賙”“相宾”,使乡民更加密切。
  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样的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而乡村依然存在,但“乡党”却演变为了称呼。
  古时对军民人数的组织也是很精确的,“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
  在陕西关中的好多地区,如我的老家凤翔(古时的雍城),即便是现在大都几乎是“四闾为族,使之相葬”。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如今的乡镇划分中,乡镇管辖的村分为村民小组,而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阙”(墓地),这些村民小组大的有上百户人家,小的有几十户人家。根据《周礼》中所言“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四闾”就是一百户人家,而现在的大多数村民小组也就是百数户人家。当年,我们胡氏家族的一户人家,家里有老人去世,由于家贫,无法体面地为送埋的人做一顿“臊子面”吃。于是,胡氏家族的二十几户人家连夜开会,决定每户捐助小麦一斗(三十斤),用来磨面招呼送埋的亲戚朋友,这也许就是“四闾为族,使之相葬”的另一个原因吧!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还不是“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当时的公社下面,设的是大队,大队下面是生产队。而每一个大队都是有自己村中的公坟。所以,我现在回老家祭奠我的爷爷时就要去当年大队的公坟,而祭奠父母则是去村民小组坟地里。多少年过去了,改革开放也这么多年了,但老祖先留下来的有些“规矩”却永远没有变。
  现在的好多人恐怕也不知道有些地名,如带“井”“邑”“丘”“甸”等字的来历,而《周礼》中的记载为:“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乃分地域而辨其守,施其职而平其政。”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首先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须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华夏传统的“礼”要有了解。也许有人会说,在今天讲这些东西有点落伍,但也有人曾经说“固守有可能是落后,也有可能是留住了精华”。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礼”,这一点在《礼记》中讲得很清楚:“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