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7月24日,2021年全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榆林举行。会议总结各地粮食生产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进展和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要求各地把工作抓全抓实抓细,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宁殿林等部门和行业领导,以及来自27个省份农业农村厅和部分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农技推广站代表参加会议。
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先后观摩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井克梁村玉米绿色高质高效百亩核心示范基地、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岔河则村千亩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及草薯粮轮作示范基地。
下午,陕西、河北、内蒙古等10个省份代表就粮食生产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交流发言。
据了解,200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高产创建活动,到今年已经连续14年,资金规模从最初的不到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5亿元,创建范围、组织方式、创建理念、层次水平都在逐渐提升,为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省2021年在省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33亿元,在全省58个县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落实示范应用面积940万亩以上。2020年,陕西省粮食总产255亿斤,为历史第二个高产年,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度达7.8%。
榆林是全国的马铃薯优生区、全国最佳种子生态区。近年来,榆林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现代农业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两区一基地”目标,大力发展“4+X”主导特色产业,已形成薯、羊、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2020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1079万亩,粮食总产量253.8万吨,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4.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4319元。榆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新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