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5日
汉中市城固县东方红村:
“三变”改革激活力 党建赋能谱华章
“三变”改革激活力 党建赋能谱华章
    城固县东方红村党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

    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永成

    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明

    村便民服务中心

    村域酒店企业

    村域阳光食品企业

  “山区村与平川村、城郊村等资源要素不同,发展定位必然有别,如何聚焦要素强优势补短板,因地制宜地走出自身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成为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和突破点。”汉中市博望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永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年来,城固县东方红村以党建为引领,传承弘扬张骞精神,大胆开拓,创出了一条“劳动力转移稳定就业、培育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让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0年村组集体积累资产达3170万元,年集体收入472万元,全村人均年收人达16780元,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连续被评为陕西省、汉中市及城固县“小康村”“文明村”、市级“五好”党支部、市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近日,记者走进这个位于县城城区的“城中村”,了解感受到农村的时代变化与活力。

  找准定位 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永成介绍说:“我们村人口较多,随着县城的扩大发展,既有土地资产增值优势,也有土地逐渐减少发展空间受制的压力,同时村民集中在城区,村民的思想相对活跃,生活追求也相对较高,村级管理与发展对班子的驾驭能力也犹如‘进京赶考’,经受着考验”。
  东方红村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业人口638户1603人,共有劳动力705人,在城固县属一个大村,主要以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屋出租管理为主。村支部委员会由5人组成,交叉任职2人,班子平均年龄48岁,年龄结构优化。支部现有党员53人,其中本科文化3名,大专文化6名,高中学历以上28人,流动党员14人。
  面对发展,班子围绕突破发展、打开扩展空间、增强村域经济发展后劲等的工作重点。先后调研借鉴先进村镇发展经验,专题座谈学习研究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结合实际,分析优劣态势和现状,探讨发展路径和实施措施,形成了“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扶持产业能人示范带头、挖掘资产潜力拓宽投资渠道增收、谋划新未来”的共识,以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分步实施,共创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村两委班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创建为抓手,压实责任,不负众望,一步一个脚印引领前行。

   “三变”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和途径,转变观念更是关键所在,东方红村党政一班人深知其内涵意义,该村2017年被省市县确定为产权改制试点村,他们召开班子研讨会、村民座谈会,邀请县发改、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领导、专家解读指导,按照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公开公正、合理规范有序推进。
  他们对各组辖区的门面房、土地等资产进行详查,分类登记建账,分清权属,出台了《东方红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合作社入股方案》,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进行逐一界定,实行动态管理(迁入、出生增加,迁出、死亡减少),每年界定基准日进行核实调整,认定正式股民为1500人。
  在村、组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量化村组集体和个人资产股份。对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折股量化设置成员股(即人口股),折股量化到人,按照公正、公开、民主的原则,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一个账户统一管理经营,其经营收益分村组独立核算。合作社股金总额2428.06万元,按每股人民币1000元折算,总股本24280股,即人口股24280股(其中:村级人均5.15股、其他各组人均股数不等);对集体非经营性资产不实行股份量化,但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若性质发生变化,可转为经营性资产设置股权或将该类资产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全部纳入集体收益总额,按成员所持股份及本社收益分配办法进行收益分配。2018年,东方红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按照《合作社章程》高效管理运营,努力确保村民分红增收。
  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紧盯市场,寻找适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在确保村组集体资金安全增值的情况下,加强资源、资金运作增收。一是发挥有限土地等资源价值性开发。对村、组集体现有房屋、场地认真分类研判,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运营效益,采取招商引资、改建、联建等措施,谋划了东方红村金华路预留地段村集体联建综合营业楼建设项目,实现集体资产长期增值发展。二是实施长期产业化投资增收增效。在调研优选企业基础上,2019年11月投资县小河桥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汉中蓝天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市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恒基馨城等优质企业共计1020万元资金,年新增收益94万余元,实现集体资本保值增值。三是发挥闲散资金作用,促进收益最大化。在保障村组集体发放村民生活费后资金结余情况下,2020年2月充分利用闲散资金300万元进行短期、中期理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开源节流,加强村组集体营业房资产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同时,积极鼓励扶持村民异地发展自主创业,涌现出汉中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东方大酒店、赵记酒家、天运大酒店等12户优秀骨干企业,不仅带动了本村村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也一定程度地助力了城乡居民就业。通过以上举措,人财物资源潜能充分释放,集体积累逐年增长,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干群精气神十足。

   打造队伍 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该村党支部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以为民服务、共同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担当群众的主心骨。
  在班子自身建设方面,加大班子成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强树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注重提高对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学党史教育,坚持定期开展党日+、远程教育、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严格“三会一课”和讲廉政党课制度。扎实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规范清理工作,村组干部齐心协力,规范场所布局,健全功能,标识标牌位置、数量悬挂等规范达标,内外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清理规范工作卓有成效。
  2020年,多方筹措80余万元资金,对村级办公及活动场所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推出便民服务大厅开放式、有温度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重新规范了“八室功能”,同步设置了书画室,利用农家书屋开办了老年学校,定期开展道德讲堂,为群众提供娱乐、书画等多项特色便民服务项目,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干部作风及廉政建设方面,多形式开展党纪党规学习教育,严格干部坐班值班纪律和工作纪律,全体党员干部激情干事,干净做人。构建了村级事务财务管理体系,规范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监督、管理和运行,坚持每季度第一月10日前公开村、组上一季度财务收支情况,依法如实全面进行财务公开,形成常态化,接受群众监督。适时教育村组干部跟上时代要求,转作风,提服务,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脱贫攻坚战中,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着力长效,制定了村组发展规划,并开展党员结对帮扶,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奖优罚劣。确保每名贫困户至少有2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上门看望贫困户每月至少4次,党员每年给贫困户送温暖至少1次,及时宣传党在农村方面的路线方针和惠农政策,通过政策、资金、技能等扶持形式,帮助增强“造血”功能。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建档立卡户,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的方式,提高其生活水平。对于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及一些情况特殊的贫困户,由几名帮扶干部共同帮扶,帮助其联系民政、医保、养老等部门渡过难关。在产业帮扶上,每个村民小组选择1至2名有经济头脑,有号召力的专业户、致富能手等作为领头人,予以项目建设和资金扶持倾斜,创造示范效应。同时免费提供各种就业技能培训,帮其转变择业观念,对接务工岗位,促进全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村8户11人实现了稳定脱贫退出。

  强树形象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该村党支部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工作标准,自开展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来,通过夯实责任,组织覆盖,队伍管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在贯彻落实惠农惠民政策上,历年来,村组集体给361位老年人每年发放老人生活补助款29.16万元,给村民每年发放生活费278.75万元,每年村民年终分红可达206万元,2020年平均返还村民补助款人均3200元,每年承担村民生活垃圾代运费、保洁员工资4.23万元;落实民政救助困难家庭17户,救助资金71050元。截至2020年底,有342位村民享受了被征地生活补助,148位高龄老人享受了高龄补贴,28人享受到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五保户政策5户5人,解决困难家庭10户20人农村低保生活救助,为570名村民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10人已享受领取养老保险金;为全村1597人办理农村合作医疗,并落实国家2020年度合疗费用资助政策38人,有效减轻了村民负担。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出资聘用了7名保洁员对全村环境卫生清扫,确保辖区干净整洁;投资4.3万元对辖区建生桥段和六组村民居住区墙面及环境进行美化,自筹30万元资金对村级服务场所进行改造,筹资38万元修建通组水泥路、加大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及村民活动场所等基础建设。2020年,开展了学子奖学金颁发暨座谈会活动,对大学生及研究生、应征入伍青年14人发放奖励金15000元,树典型、树新风,传递正能量,赢得了村民的好评。
  目前,该村有90%的村民改善了自己的居住条件,拥有城市化居民生活环境,有85%的村民拥有自建楼房,自来水入户率为100%,卫生厕所改建率达100%,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稳定和谐。

  党建引领 推动乡村再升级
  按照上级党委安排,该村推行和完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进一步强化领导,他们在乡村民主监督体系和群众文化、道德等建设治理上下功夫,推动村民自治规范化。先后建立健全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代表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标准化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决策,合理规范使用资金,规范了村集体“三资”管理。同时,增强村组法务工作,完善村组的房屋场地租赁等经济合同,财务档案管理规范。近年来,通过综合推进,2019年被评为汉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办事处党建先进集体;2020年被城固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先进党支部、县级先进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被县委组织部推荐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被博望街道办事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立足时代,不畏浮云遮望眼;直面挑战,乱云飞渡仍从容。“各级的信任是我们最大动力,群众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王永成和副书记李明感慨地说。面对全面乡村振兴等工作,他们表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入各方,把党建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效,强基固本,深挖潜力,实施好联建开发项目,不断探讨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稳步壮大集体经济,有力促进乡村面貌再升级,携手共创“三生融合”的美丽新画卷。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