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6月3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就全市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情况向大家作以通报。
卢益民介绍,今年以来,渭南林业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做美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努力打造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渭南”生态建设目标,在森林城市创建、义务植树、国土绿化、资源保护、项目引进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加快改善全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目前渭南森林面积已达335.4万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7.85豫,市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爱绿、全民植绿、共同护绿、共享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渭南市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5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渭南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正式备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渭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森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创建任务等。
今春,渭南各地开展了多形式的实体义务植树活动,大力推进村庄路渠、庭院、巷道、厂矿企业、园区营区绿化。同时,在清明节前组织各地开展了“植树缅怀、文明祭祖”活动,免费向社会发放“纪念柏”44万株。据统计,全市今春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92.76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816.9万株,有力推动形成了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浓厚氛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有关精神,围绕生态恢复、生态重建,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方式,完成南北山地台塬生态治理38万亩、道路绿化提升893公里、城镇村庄绿化276个、河流沿岸生态恢复3485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5.02万亩,集中打造了合阳县5900亩沿黄直观坡面生态治理、大荔县长2公里宽500-1300米的黄河老崖生态林带和沿线1100亩侵蚀沟绿化、潼关县万亩沿黄直观坡面退化林修复、蒲城县4300亩唐陵区石质山地生态重建等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持续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不断加大林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免费发放苗木和对低产低效林提升改造的方式,今年春季指导群众开展花椒、柿子、红枣特色经济林栽培和提质改造8.42万亩,全市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已累计达到280.62万亩、林下经济15.6万亩、苗木花卉18.57万亩,实现了“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