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9日
天意,清明的遐想
天意,清明的遐想
  清明的时候,天总要阴上些时日,再下点雨,气温也会随之降几度,这是天意。
  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天气》,收在同名的散文集子里。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妥帖到位,称得上是“文眼”。这句话是:天气就是天意。
  我是赞同贾先生的说法的。万千世界,缤纷复杂,但是,归结起来无非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再一个就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
  万物生灵上承皇天恩泽,下受厚土哺育,因此,顺天应地才能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否则,上苍震怒,大地干涸,生灵必要遭受涂炭。
  有人说,天上是有天堂的,天堂里也有管事的,那管事儿的主就叫老天爷。他掌管着一切,包括万物生灵和地狱。还拿出“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老话,以此证明天上是存在老天爷的。说,中国人把玉皇大帝叫老天爷,西方人把老天爷称为上帝,是一回事。还说,天上有老天爷,大地就有母亲。尘世间,一些现象的发生看似是自然的,实质是老天爷和大地母亲情绪的反应,等等。
  我是认可这样的说法的,先把唯物、唯心放一边,相信有总比没有好,认可老天爷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说明人们还存有一颗敬畏心,知道什么不能违背,懂得什么不该做。心存敬畏,方懂得规矩。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自然规律,也最能反映天意。到什么节气就会有什么节气的特点和要求。节气到了,该种的得种,该收的得收。四季轮回,气象更迭,错过了节气,等于违背了天意,违背了是要遭谴责的,是天谴。
  清明是个节气,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先举行祭拜活动,缅怀祖先养育之恩,世间呈现一片思念之情,而后便开始进入紧张的农忙时节。人类的这个伟大举动令天地动容,人意打动了天意。清明的雨水不是天空的眼泪,是老天爷的泪水化作的丝丝雨滴。
  世间的事也是如此,都有天意,不是天意的结果,就是天意的因由。一些个贪赃枉法,一些个穷奢极欲,一些个胆大妄为,一些个丧尽天良。一些个的人与事,违反了天意的,都会遭报应。报应是天意的结果。哲人先贤是了解天意的,他们谆谆告诫人们,遇事要讲良心,要有善心,要三思而行。出来混,终是要还的。
  早些年与平凹先生结识,先生送我幅字,上书:清明争丽日,大节若灵光。那是清明刚过去不久的一天,先生说:你是政府的人,这字送你合适。
  又到了清明,也是母亲辞世二十三周年的忌日。清晨,一个人闷在书房,掩上门,望着窗外的雨滴,不知怎地就想起了贾先生说的天意,想起了他赠与我的题字。于是絮絮叨叨中写下了这些文字。
  一切皆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