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19日
陕 南 的 年 气
陕 南 的 年 气
  谁说如今的年味淡了,陕南汉阴,我家乡的县城,东西两头都有菜市场,平常稀稀拉拉十几户卖菜的摊贩,早来一些周边的菜农,上半天红火,下半天冷场,可到了今年腊月,却是人满为患了。老城的百姓居住稠密,乡下人也习惯了来这里交易买卖。南北两山的人,瞅准了城里人喜爱山货,现在交通方便运费不贵,便背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腊肉土鸡、手工制品以及干货,进城来卖个好价钱。慢慢地,购买的人越来越多,菜市场相连的北城街,人行道上就成了临时摆摊点。
  腊月物品琳琅满目,农村似乎包围了城市,这让一些在老街开店营业的人,看得眼红,也在门口道上支出了摊位。春节的集市,正是寻找年味的最佳场所。窗花对联、福字灯笼、土鸡肉蛋、香菇木耳、粉条鲜菜、五香豆干、花椒辣面、瓜子花生、核桃板栗、柿饼金橘、茶叶土酒、锅碗瓢盆等等,一个个小摊挤满了整条街,七腔八调的吆喝声,吸引着过往人们。
  北城街,双向双车道通行,两边早已停满了小车,变成了双向单车道。城管、交警派人管理了一阵子,撵到这跑到那,效果总是不佳。“腊月就这几天,加强秩序维护,规范通行便可。”政府发了话,这北城街,就成了春节前最热闹的一条大街。
  城里是这样,乡下集镇也与往年大不同,平常的隔日场,腊月变成了百日场。我去了江边汉阳镇,一条直通街挤满了人,绕街公路也是摩肩接踵的人群挤占着。我索性下车逛逛,瞅瞅这看看那,了解行情问问价,遇上熟人聊聊天。一条街逛出去,耗去半天光景,大冬天挤了一身汗,我定好的蒸盆子能准时送到家,也蛮高兴的。
  蒲溪的炕炕馍,那名气是传到了北京的。早在2015年的“中国·汉阴特色农产品展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带去的土特产一销而空,最受欢迎就是炕炕馍。由于是传统工艺,手工操作,油酥烤制,酥脆喷香,且贮藏三月不变质,很令人青睐。到了这腊月,天南海北的人赶来这里购买定做,虽然也有网上、超市上能选购,可还想来这里一饱眼福。顺带买些当地的五香豆腐干、豆腐筋子、豆腐布、豆腐乳等这腊月的抢手货。
  乡村的集市,在城市里不常见的新奇物品多,这也许是久居城市而无法填满的乡土情结。腊月的年市,是一个地方民生经济的缩影,其魅力在于它的集中、丰富,补充了店铺不具备的功能,给了城乡交流聚会的良机。比如以前只在城市里售卖的花卉盆栽,如今在乡镇的集市上,却变成了抢购的年景装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