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19日
小说连载·草圣怀素
草圣怀素(12)
草圣怀素(12)
  第八章 蕉园挥汗聚众友,绿天庵里弄笔狂
  时值三月,已是芭蕉栽植的最佳时节。钱强雇了两个栽植芭蕉有经验的短工,让怀素带上一块去干。
  怀素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狠不得今天栽上,明天就长出叶子来。他每天第一个到地头,也不等两个雇工来就先干起来。
  栽植芭蕉先要把土刨松,再把土块打碎。两个雇工很勤快,怀素还怕他们把地刨不深,土疙瘩打不碎,将来影响芭蕉“走马鞭”。
  三个人忙了半个月,终于在十亩地里栽上了芭蕉。
  在等待芭蕉生长的日子里,怀素有空就去芭蕉园看看,防止牲畜踩踏破坏,回家的路上,他顺手在邻家老蕉园采一抱芭蕉叶子回去写字。
  一天,怀素正在芭蕉园里侍弄,突然风起云涌,大雨瓢泼,他顺势躲到了一棵硕大的芭蕉树下。远看青山,潇雨凝烟;近听雨声,沙沙如乐。怀素想,如此仙境,何不搭建一庵棚?
  话说永州刺史王邕去书堂寺访寻怀素不遇,回到府治零陵城刺史衙门,安排人去寻访怀素行迹,司户卢象道:“不用寻访,下官和他是老朋友了。其父亲就是零陵县衙主簿钱强,家就在东城门外,一袋烟工夫就到了。”
  “好,现在就去拜访他,带十支好笔,十刀纸如何?”王邕问道。
  “带不带这些都无所谓,不过,一定要带上酒。怀素狂书必以酒佐之。”卢象道。
  “听闻怀素狂草且舞且蹈?”王邕道。
  “怀素狂草醉书,如裴旻之舞剑,似顾况之抚琴,低昂回旋,耳目不及。”卢象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王邕吩咐差人从家里拿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两坛好酒,带上几样下酒菜,约上钱强奔东门而去。
  王邕一行随钱强径直到了东门外怀素家里,怀素不在,钱强让客人在家里等着,自己去芭蕉园里唤怀素回来,王邕拦住钱强,要一同前往,钱强便前面带路去芭蕉园。
  还未到芭蕉园,老远就看见怀素正在搭建庵棚。
  到了近前,经卢象介绍,怀素与王邕见过礼,卢象指着正搭建的场地问怀素:“藏真,此为何干?”
  怀素把自己为方便“书蕉”欲在此搭建庵棚的想法告诉了他们。王邕绕着正搭建的庵棚转了一圈,摇了摇头道:“这般搭法,也只是个窝棚,过于简单。今日咱们回家饮酒去,明日本官安排匠人来,修建一个像样书房如何?”怀素乐不可支,当下随他们下山回到家里。钱强倍感光彩,里外跑个不停。王邕让随从把带来的酒菜摆在葡萄架下的石桌上,王邕把钱强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钱强不敢坐,王邕道:“从今以后本官与藏真便是朋友了,在家里,你为长辈,但坐无妨。”
  钱强被王邕拉着坐在了身旁。永州府治就在零陵,钱强是零陵县衙主簿,平日里很难见到像王邕这样的大官,更不敢和刺史大人平起平坐,故而如芒在背,周身不自在。
  众人坐定,开始叙饮,几圈下来,钱强喝得最多。刺史王邕也先敬钱强,众人和怀素称兄道弟,少不了先敬长辈,钱强有生以来从没遇见过这等场面,一时兴起,来者不拒,三下五除二,已是烂醉如泥,不一会儿,就被抬到床上开开心心地睡着了。
  众人乐饮,也都高了。王邕首先离席拿起笔在芭蕉叶子上试着写了写,道:“不错,感觉非常好。”卢象让人铺好王邕带来的纸,请怀素给王邕写幅字,怀素接过卢象递来的笔,问:“写何词句?”
  王邕还没搭话,卢象抢先道:“写刺史大人之诗岂不更好?俺口述,上人书写。”
  “写草书,口述岂不把人急死。你何不先抄之与俺?”怀素道。
  卢象信笔写下了王邕的《湘灵鼓瑟》:

  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
  依稀闻促柱,仿佛梦新妆。
  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
  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
  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
  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怀素拿着卢象写的内容,绕着桌子边看边念。念完长叹道:“好诗!”然后跳将过去,把笔濡墨,吟唱起来,笔随声至,龙飞凤舞,倏忽之间,一气呵成。
  王邕陶醉了,他耳闻张旭酒后以发濡墨狂书,并没亲眼见过,今天见怀素如此书写还是生平第一遭,便叹道:“如此狂草,真乃奇观!藏真,获此墨宝,俺该如何谢你?”
  “不用谢。刺史大人诗写得真好,请大人赠俺一首诗即可。”怀素道。
  “此乃举手之劳。”王邕欣然应诺。“君子一言。”怀素扬起了右掌。“定当践诺!”王邕说着,两人击掌一笑。此后,怀素便成了王邕的座上宾。六月初,芭蕉长了起来,王邕出资为怀素建的三间书房已落成,房子后面还掘了一口井。自房子建好后,怀素就生活在这里,每天采集芭蕉叶练字,时常接待名士饮酒、品茶、酬唱、写字,好不热闹。
  天遂人愿,芭蕉长势喜人,怀素芭蕉园里的朋友越来越多。
  一天,戴叔伦押运盐粮去桂州,旅宿零陵,又上岸拜访怀素。他带酒菜来到芭蕉园。怀素分外高兴,托人捎话请王邕、卢象他们也过来一聚。
  等待王邕和卢象的空当,怀素邀戴叔伦在芭蕉叶子上书写,切磋书法,写了一会歇下来品茶。戴叔伦一手捻须,一手端茶杯道:“未曾想几个月不见,藏真书法却又是另一番面目。”
  “若非幼公(戴叔伦的字)指点,何来这蕉园,若非蕉园,俺去何处练字?”怀素感激地说道。
  戴叔伦看着房子若有所思道:“此地甚是不错,是个遮风避雨、栖息安身、舞文弄墨的雅静去处。只是,可有个雅号么?”
  “这个俺还没想过。不过这蕉园因您而起,起名之事还是烦劳幼公来吧。”怀素回答。
  戴叔伦踱着步子,沉吟了一会儿道:“这里芭蕉蔽日,绿叶如帘,取名‘绿天庵’何如?”
  怀素摸了摸秃头,思忖片刻,忽然抚掌大笑:“妙!妙!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