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4日
永远的长城
永远的长城

  对于我们身边遗存的那些古风物,总让人莫名地心怀敬畏。与村民说起榆林城北不远处的纯黄土明长城,他们称为边墙,却不懂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明朝开国初年,明廷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大西北先后设置了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四大军镇。其中的延绥镇统兵数万,总兵府与巡衙署设在延安府、绥德州之境。与此同时,距绥德州百公里以北的辖地榆林城(当时称榆林庄)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庄加固为军事堡寨。成化初年,因蒙古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等部落相继南渡黄河进入居河套(今鄂尔多斯高原),频频入侵中原,这就有了修筑延绥长城(也称榆林长城)之举。说到修筑延绥长城,不得不说说功臣余子俊。
  雄才大略的四川籍余子俊是值得称颂的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他为延绥镇明廷命官,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把国家放在心上、把百姓放在心上,把自己的责任放在了心上。延绥镇边塞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巡抚余子俊先后四次上疏奏请明廷沿边修筑长城,力排阻难终得明廷同意。成化九年(1473),余子俊合理利用修筑工期,于三月率4万军民“依山行,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延引相接”,两年两度修筑,共历时四个月修筑起东起府谷清水营,西至盐池花马池,全长1770余里的榆林长城(史称延绥长城)。今有学者说余子俊是在秦长城和魏长城的基础上加以铲筑,也有学者为二边和大边之说争议。
  蒙古部落入犯中原边境,紧邻鄂尔多斯的榆林卫成了边塞军事要冲。而绥德州巡衙署因路途太远贻误军情,不能及时防控。余子俊不畏蒙古劲敌,奏请明廷迁址延绥镇到榆林卫。成化九年六月,榆林卫改为榆林镇,即有了历史上著名的九边重镇——榆林镇。总部就在现在的榆林老城。这段长城,在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适时地使胡边汉塞千年以来的风尘硝烟渐渐归于尘埃落定。
  岁月沧桑,500多年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数,真是漫长,毛乌素沙漠越过黄土长城向南不知搬移了多少座梁,黄土高原不知水土流失冲刷了多少道沟,而出人意料的是,黄土长城历经刀枪剑戟、风剥雨蚀、黄沙压积,依然不倒,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横亘在沙漠与高原之间。让人难以想象,修筑这“铜墙铁壁”,余子俊和他的戍边将士们吃了怎样的苦?
  我曾与文友一起探寻过双山新墩的黄土长城,据说这里是保存较好的一段。当第一次近距离站在新墩黄土长城面前时,黄土长城残豁破口,或凹或凸,让人想到瘦弱的驼峰,很难与我们想象中的雄伟联系在一起。不过从它壮实的基体,依然看得出它曾经的雄壮和威武。
  这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深秋,长城边不知名的荒草还保持着生命的体征,周遭幽静清宁。如若不曾知晓这里有长城,我一定会觉得这是一处“世外桃源”。然身处这里,脑子里总不由得冒出明代将士的身影,就连我的脚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茂草下熟睡的壮士阴灵。
  在距离新墩长城30米处,有一个用玉米杆搭建的“人”字形草棚子,隐约看到土台供奉一个牌位。因为光线昏暗,看不清牌位上的字。听一位村民说,不知哪路神仙显灵了,附近的村民简单搭建了棚子供奉起来。
  今天,榆林市榆阳区长城学会与体育局联合,以“爱我中华、护我长城、强健体魄、振兴乡村、融合发展”为主题,举行首届从边墙村起沿长城行10公里到达长城营堡常乐堡的长城健步行活动。1000多人的健走大军,浩浩荡荡沿长城稳稳地走在油亮的柏油马路上,精气神十足。与我之前想象的在沙漠和黄土山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尘土飞扬的场面大相径庭,但还是很容易勾起对守边将士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