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8日
全国卷域同题作文
同气连枝一世界,和衷共济看青年
同气连枝一世界,和衷共济看青年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们:
  大家好!
  当今世界,“天涯若比邻”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得以在全球疫情疯狂肆虐的情况下,从容地举办这场青年思想交流的盛宴。尽管隔着一块一块电子屏幕,却不会妨碍你们的笑容,在沉重的夏日带给我温暖的感动。
  科学家说,当代科技的进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诚然如此,却又不尽然。难道在科技远逊现在的从前,人们都是彼此隔膜的吗?当然不是。世界从来都是同气连枝的,“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而这片大陆上最闪耀的群体,毫无疑问,是与你我年龄相仿的青年人。
  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在一篇献给青年人的文章里,这样说道:“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七世纪的中国唐代,25岁的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带回大乘佛法,促进了古代中印两国的交流。一衣带水的日本派来大量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中国诗人李白与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十世纪的瑞典,年仅26岁的语言学家高本汉来华考察,之后写成《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成功地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语音学成就。当纳粹德国的阴霾弥漫欧洲上空,年轻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毅然签发数千张签证,帮助犹太人前往上海避难。诸如此类,不乏其例。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群不畏艰难,敢于冒险,敢于“造世界”的年轻人,世界才慢慢走向同一,我们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接受与己迥异的文化。正是因为有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互帮互助,世界才充满无限可能。我坚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绝不是由对立、冲突与排斥构建起来的,包容、和谐与互助,才是世界最亮丽的底色。
  同样,从“武汉加油”到“意大利挺住”,永恒不变的是,绵延于世界的无尽温情。疫云虽然未散,未来依旧可期。作为我们青年人更应该努力打破壁垒,拒绝故步自封,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