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在西安市政府举行。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监督检查组副组长,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党委委员、副主任薛林莉,市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副组长、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丁景玺,西安浐灞生态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管委会主任门轩,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史康度等相关领导向社会各界通报西安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确诊人数“零增长”不代表疫情发展拐点到来
截至2月14日10时,西安市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114例,24小时内新增确诊患者0例,累计治愈出院20例,在院患者94例,其中危重型患者4人,重型患者2人,其余病情均平稳。疑似病例患者168名。
2月14日,西安市新增确诊病例为0,这表明西安市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处于平台期、低位运行状态,全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也说明西安市前期一系列的强有力防控措施是精准扎实有效的。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这个数据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排除近期会出现反复和波动的可能,不代表西安市疫情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
当前,西安市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数据显示,途经西安的流动人口近三日每日15万人左右,其中途经湖北方向的近三日每天仍有约5000人;据测算,在西安长期工作的湖北籍人员约有18万,预计未来还将有近10万湖北籍人员返回西安;同时,还有来自全国约300万人的返工需求。这表明,当前西安市面临疫情防控和复工返乡的双重考验,来不得丝毫松懈,稍有一点松懈就会出现反弹,稍有一点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薛林莉也呼吁全市广大市民群众,一定不要大意,一定不要放松,要严守所在辖区疫情联防联控相关规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多一些配合,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组织超市出店经营
近期西安市场监管局主要工作,一是持续保持“零存在”,坚决禁止、严厉打击活禽宰杀、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监管人员持续不断加大检查、巡视,目前共检查销售市场3081个次。
二是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结合舆论监督情况,24小时接诉和发现线索。目前共处理价格投诉1355件,立案查处73件,处罚146万元。
三是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制定了针对大型餐饮经营企业的“九条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食品安全。同时还持续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检查,严查药品及医疗器械质量,严格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用药安全。
四是积极出台服务举措,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按照有关防疫工作部署,2月10日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优化审批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措施》优化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持续通过“快审、快批、快检、快产”措施,支持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对复工复产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采取五条便捷措施,包括加快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办理速度,实施包容审慎信用监管,依法实施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等。
五是担责尽责,认真做好联防联控。为防止人群聚集,有效切断传染源,方便和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市场监管局组织品牌连锁超市、果蔬店、便利店出店经营。目前,10家大型连锁超市及品牌便利店已在全市设立出店经营网点1310个,社区服务网点371个。
为充实基层力量,市场监管局局机关43名党员干部成立了5支工作队,深入社区、商场、药店、超市进行排查和管控。
快速为转产企业做好备案弥补医用防疫物资紧缺
为了确保抗击疫情需要的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和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的生活保障,支持企业快速、稳妥、有序复工复产,西安市场监管局结合职能研究制定措施,希望帮助企业尽快走上生产经营正轨。
一、对能够实现网上办理的业务,实行“网上办、零见面”。市场监管局对企业注册登记、食品生产许可、进口药品备案、执业药师注册、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八个类别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核。办理结果通过邮政快件寄递送达。
二、优先保障抗击疫情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业务办理。涉及防疫用品及重点物资保障的企业办理相关行政审批,市场监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快审、快批、快办,并根据企业需要提供上门服务。目前,已经先后为7家转产企业通过上门现场指导办理了医用隔离面罩(眼罩)和医用隔离衣的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目前医用隔离面罩(眼罩)日均产量2.3万件,隔离衣日均产量2300件,有效弥补部分医用防疫用品物资的紧缺局面。
三、简化优化行政审批,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针对不同的行政许可申请,市场监管局采取多种灵活方式,简化程序,优化审批方式,方便企业在疫情期间办理业务。为畅通复工企业融资渠道,对申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的,实行当场办结。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