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6日
一孔之见【孔明专栏(69)】
一孔之见【孔明专栏(69)】
  道,带着脑袋行走人世;德,两人直行,基于一心。心中有道,道法自然,身体力行,正直做人,不违初心,便是道德。
  道是学问,所以要学;德是修养,所以要习。道德离不开学习。言传身教,就是言语传播道,就是行为示范德;耳濡目染,就是耳朵接受道之潜移默化,就是眼睛接受德之熏陶感化。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道理就在这里;所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道理也在这里。古往今来,一脉传承,道德如同薪火传递,代代相传,一直传到当代、当下、当我写此文章的此时此刻。
  古代有家教、家学、家范,说白了,就是教子孙说人话,做人事,走人道。孔子说:“仁者,人也。”怀抱一个“仁”字,做人还难吗?孔孟之道,概而言之,也就五个字:仁义礼智信。缺其一,人生便有短板,随时会短路,随处可能被人捏住短处。有仁爱之心,慈悲为怀,从善如流,便不会在善字上栽跟头;义字当先,义利分明,见利而不忘义,不发无义之财;彬彬有礼,礼貌待人,礼尚往来,以理服人,不会蛮不讲理;孔子说“智者不惑”,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使人明白辨黑白、知真伪、别是非的必要;人言为信,守信便是恪守做人的本分,不食言,不讹人,不背信弃义。蒙学《三字经》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做到“五常”,便无愧于人,便可顶天立地了。
  道是天道,人在说,天在听;德是地德,人在做,地在看。人生天地间,无道,便是行尸走肉;无德,便是衣冠禽兽。有句俗话,类似口头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以为行事诡秘,就神不知,鬼不觉。天地有神灵,智者自知之。端正做人,不怕见光;端直做事,不怕黑夜。不欺天,天不欺人;不负地,地不负人。道德是路桥,修桥补路,路路通顺;道德是雨露,普降雨露,便是祥瑞。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心安理得,便是善报;高枕无忧,就是福报。
  道德俩字是否镌刻脑门,各人扪心自问,自己给自己盖棺定论。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此之谓阴阳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此之谓两面派;人前说好话,人后使绊子,此之谓小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此之谓伪君子。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却都讨了口彩,放了鸽子,与江湖骗子是一路货色。诸如此辈,虽然左右逢源,却在自断源流;虽然八面玲珑,却在自毁形象。西洋镜就是西洋镜,被拆穿并无悬念,只是个迟早;皇帝的新衣不是新衣,自欺欺人而已。谎话说一百遍还是谎话,不避儿女,儿女可能奉为圭臬;虚情假意即使天衣无缝,不避儿女,儿女可能信以为真。明哲保身,保了自身,却丢了道德,结果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见风使舵,顺了风向,却失了方向,结果呢?不是南辕北辙,就是缘木求鱼。
  道德是阳光,哪里阳光灿烂,哪里才适合人类生存;道德是空气,哪里空气新鲜,哪里才适合人类居住;道德是水,哪里水源充足,哪里才适合人类繁衍。这是常识,却正在被忽视、被屏蔽、被颠覆。云遮挡了阳光,人间还有灿烂吗?霾占据了天空,到哪里去呼吸新鲜空气呢?看不见碧波荡漾了,荡舟湖上还有诗情画意吗?
  道德不是一个人的事,谁也不能超然事外。譬如酒驾、醉驾,就是无视他人安危;譬如公众场合吸烟,就是无视他人健康;譬如随地吐痰,就是无视他人观瞻,也影响公共卫生。一些事不费灰吹之力,举手之劳而已,为何不做?貌似助人,实则助己。譬如扶助老人,自己也有老的时候;譬如让座,自己也有被让的时候;譬如扶贫,其实是在扶整个社会,因为贫困会拖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后腿。道德如玫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道德如礼佛,礼佛是礼自己,自己迟早受益。话说到这份上,若还执迷不悟,唉,那就不悟吧,反正天塌不下来。即使天塌下来,也有大个子顶着,问题是如果大个子弯腰屈膝或先趴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