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5日
中国画的题款刍议
中国画的题款刍议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题款艺术作为中国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弥补构成的不足,完善画面构成关系,丰富画面的视觉语言,具有画龙点睛的微妙作用。
  一、中国画的题款释义和发展历程
  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题,《説文解字·页部》释为“题,頟也”。《集韵·齐韵》释为“题,署也”。均有题写之义。款,本指古代钟鼎器上雕刻或熔铸的文字(《汉书》“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本文中的“款”即画家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的部分。中国画的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跋、款识等,指中国画上的画题、诗句、跋语、署名等题字。
  题款是经过长期文化发展和积淀形成的。从早期绘画当中为政治、祭祀等题名、题记和叙述之类的“题款”;后来出现文人画,强调诗、书、画等艺术融合,赋诗题款逐渐成为画的一部分。尤以倪云林、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等为代表的写意画中,出现书文一体的长题,使题款成为审美自觉。近现代中国画的题款已炉火纯青,题款诗文或画外题跋已蔚然成风,诗、书、画、印达到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随之演变成中国画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