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1日
中秋节的怀念
中秋节的怀念
  还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母亲吃完早饭就开始忙活:首先要发面,用提前泡好的酵面水把面粉和成软硬合适的面团,揉光滑后放到面盆里等待面团起发!等待的时间里准备馅料,说是馅料,其实不过是白糖、红糖,偶尔也会有芝麻花生碎。
  面发好了,需要把面在案板上再次揉光滑,目的是挤出发面时藏在面里的空气。然后把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在面饼里放入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包好以后,用手轻轻压扁,再用擀面杖轻轻擀成圆形,一个糖饼就做好了。再用洗干净的梳子在糖饼上压出美丽的花纹,加了花纹的糖饼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
  做好糖饼,就要上锅烙饼了。铁锅里刷上油,锅烧至五成热,就要放入糖饼。放早了,糖饼就会有一股子生油味,口感不好;放晚了,锅太热,容易煳,所以火候很关键!糖饼放入锅里,这会儿考验的就是烧火人的水平。锅要一直保持恒温,且温度不能过高,柴火多为细糠,均匀分布在锅底位置,冒出细小的火光,为铁锅提供着稳定的热量。锅里的糖饼慢慢地烘焙,当两面至焦黄即可,糖饼的香味就从锅里冒了出来,挑动你的味蕾,口水在嘴里漫溢开来!
  糖饼做好了,迫不及待的我们伸手去拿,谁知温度高,抓在手里被烫得哇哇大叫,可还是舍不得把饼放下。嘴里不停地吹着气儿,给糖饼降温,待温度略微低了些,张嘴咬下去,麦香混着馅料的甜味儿,美妙的滋味让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无一处不舒适妥帖。幼时的我觉得母亲做的糖饼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食物,就连父亲买回的月饼也不能与之相比。
  等到晚上月亮升起来了,母亲把糖饼摆出来,还有为数不多的几颗时令水果。虽然物品并不那么丰富,但一家人开开心心围坐在一起,赏月话家常,月圆人圆,温馨美好。
  如今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中秋节对于如今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月饼虽然种类更多,却也只是应景儿的装饰而已,至于中秋的其他习俗更是被抛之脑后,唯一能使人产生兴趣的就是有假可休。加之父亲也去世了,月儿虽圆,人却再也无法团圆,对于过中秋节愈发提不起兴致。
  可越是如此,我越是怀念儿时的中秋节。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月亮,闲话家常的美好画面就成为我心底的朱砂痣,让我久久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