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1日
推动文旅融合 打造丝路黄金旅游走廊
推动文旅融合 打造丝路黄金旅游走廊
  搭建丝路走廊,共话文旅融合。9月10日,2019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走廊主题论坛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
  论坛邀请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国际旅游学会(ITSA)、亚太旅游协会(PATA)、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国内文旅龙头企业等代表,通过黄金旅游走廊主题论坛开场、多场文化旅游相关主旨演讲、旅游大数据发布及高端对话,搭建欧亚文旅融合交流互鉴的桥梁与纽带,为文旅繁荣丝路注入更多发展新动能。
  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上合组织前任秘书长阿利莫夫、上合组织实业专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谢尔盖等嘉宾出席论坛。 

   丝路驿站首批项目 布局在新、陕、豫、鲁
  这次论坛上,丝绸之路黄金走廊丝路驿站首批合作城市建设启动,丝路驿站工作基地落户西安浐灞生态区,丝绸之路旅游产业联盟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原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崔丽在致辞时说,通过主题论坛挖掘上合组织成员单位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增进互信,达成互利合作。上合组织诸多国家处在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走廊核心地带,与中国文化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旅游学会创会主席、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作丝路驿站推介,介绍丝路驿站建设背景和思路:在世界旅游大格局下,西方罗马,东方长安,从东方神韵到欧陆文明这样的线路建设,完全符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今天的丝路驿站是新载体、新平台、新理念,它将囊括国际社区、丝路客栈等,国内首期项目布局在新疆、陕西、河南、山东。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提到,丝绸之路的旅游推进,必须在一个大的框架内由平台推进,需要更合理的顶层设计。今天提到的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走廊更应如此,呼吁对西安浐灞的丝路驿站工作基地给予支持和关注。 

  实现文旅融合 建生态博物馆,做智慧输出
  如何进行旅游便利化?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提到,密切关注丝路护照和落地免签。丝路护照是针对旅游者和团队的护照改革。此外,如何解决丝路黄金旅游专线的政策需求和产业合作,杜一力从政策需求与产业合作的角度剖析了丝绸之路黄金走廊的发展需求。只要有了各个国家便利的旅游政策支持和务实的产业协作,才能进一步推动黄金旅游走廊发展的落地。要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深入旅游,需要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
  融汇丝旅共筑未来,这是西安浐灞在丝路黄金旅游带中的担当。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希望未来浐灞在丝路黄金旅游带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走廊的跨国合作中,我们需要科学对待各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组合各类旅游资源,形成复合型产品体系,加强区域合作,用以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需求。
  国际旅游学会主席、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游欣然在《促进国家间旅游协作的关键要素》主旨演讲中,从共同的旅游愿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多边主义、快乐发展、包容性社区参与、环境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泄漏、以人为本的设计7大方面,讲述了如何成功有效地进行国家间的旅游协作。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做《文化生态与创意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主旨演讲。现代游客对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为未来黄金旅游走廊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文旅融合?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向勇给出建议,讲独一无二的生态故事、城市经验,建生态博物馆,做智慧输出。
   文化艺术报记者 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