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实习生 曹柳杰 韩娜)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世园会“陕西活动日”期间“秦岭大熊猫”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近年来陕西省林业部门通过持续不断的重点区域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措施,绿色版图已向北推进了400公里,陕西版图已经算是“全域绿”。特别是在延安的退耕还林和榆林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陕西以完善栖息地和实现野生动植物种群稳定增长为根本,以加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以实施陕西省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为载体,着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被誉为中国“生物基因库”的秦岭,通过多年的努力,以“秦岭四宝”为首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栖息地面积呈现出“双增长”的态势。秦岭大熊猫野外遇见率、数量增幅和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突破了大熊猫人工繁育科研难题,朱鹮种群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目前的近3500只,栖息地面积达2100多万亩,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陕西历来是生态环境优美之地,但曾因过垦过牧,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如今的陕西,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荒山”变“绿山”,“黄色”变“绿色”,“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的景象已经不再,但当下的“陕西绿”是“浅绿”而非“深绿”,“陕西绿”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有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