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到陕南安康参加自考,安顿下来以后,便去大街上闲逛,在一旧书摊上买了本合订本杂志,那本杂志叫什么名字,现在已不记得,但书里有篇叫《阮玲玉》的长篇纪实文学我是认真地读过好几遍,也就是那篇文章让我从此知悉了一代名伶的美丽名字,还有她那绝代风华而又最伤最痛是感情的悲戕传奇。
阮玲玉是中国早期著名影星,在民国时期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蝶。9年银幕生涯,29部电影,25岁自杀,这位靠美丽容貌和卓绝演技独霸中国影坛十几年的第一人在“三八”节前夜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无可奈何地孤独悲伤地把三瓶安眠药均匀地搅和在甜甜的八宝粥里,然后像食宵夜一样缓缓服下,离开了这个令她患满心哀的人世。一个人终究是要死的,只是死的方式和意义不同而已,阮玲玉的死,从此宣告了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结束。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从最早出道到事业巅峰时刻,几乎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天赋和出色演技,她的艺术生涯整个是处在默片时代,演员的语言表现主要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增强场面的艺术效果。当她第一次到上海明星公司应聘《挂名夫妻》女主角时,导演卜万苍就被她清秀优雅的独特气质所震动,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录取了,这部片子也使她在电影界崭露头角。后来她转入联华影业公司,主演了联华第一部电影《故都春梦》,同年又主演《闲花野草》,这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凭借自身的美貌和演技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国最有票房感召力的演员。正如卜导演预言:“她将成为最有希望的悲剧演员。”预言在阮玲玉9年银幕生涯29部电影里得到印证,她塑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这些充满悲剧色彩的银幕形象也就是旧中国苦难妇女的缩影,激起观众的同情和共鸣。她主演的《三个摩登女郎》《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在她死后,上海十万民众自发为她送葬,美国洛杉矶报刊报道了阮玲玉举殡的新闻,题目为《三十万群众送中国女明星之丧》;鲁迅写了著名的《论人言可畏》,痛斥了“强者”对“弱者”的迫害。30年代一位电影评论家王成无撰文纪念阮玲玉说:“阮玲玉自杀之为中国电影界空前损失,是给所有人公认了。”
阮玲玉演艺事业取得成功,但感情生活却是一波三折,最终死在三个男人手上,所谓的“人言可畏”只是她自己为死找个借口而已。她的第一个男人叫张达民,是她母亲帮佣的“少东家”,这个小白脸纯粹是个吃“软饭”的杰出代表,在骗得阮玲玉的感情后,就把她当成摇钱树,二人断绝关系后,仍达成“每月贴他一百元,贴足两年”的协议,就是这样一个软蛋,毁掉了阮玲玉的初恋情怀,为她以后的感情生活留下了阴影。当一个男人对一个美貌女人厌倦的时候,那说明另一个男人就会由上天安排的邂逅中如期出现,这个人就是猎艳老手茶叶富商唐季珊。唐季珊也是联华影业的大股东,在一次舞会上与阮玲玉邂逅,于是便投其所好一次又一次地邀请她到豪华舞厅跳舞,这种零距离接触很快就把阮玲玉俘虏了,当她的前辈也是中国默片著名美丽女星张织云提醒她时,她还不顾一切地与唐季珊同居在一起,那栋豪华洋楼没有成为她的爱巢,而是成了她的坟墓。唐季珊在玩弄阮玲玉全部感情后,又开始公开地玩弄其他女人,这让阮玲玉伤透了心,她开始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拍戏中,在演《新女性》中结识了著名年轻导演蔡楚生,当阮玲玉在绝望中向蔡楚生袒露感情时,这位把面子看得比命重要的男人没有勇气承担这一段感情,加上张达民的无耻纠缠,小报记者的诋毁,辛酸难捱,无可奈何的她选择了死亡之路。
阮玲本不应该死在所谓的“人言可畏”,她那点绯闻与现在明星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犯不着把自己的生命搭在三个臭男人身上,只是她离不开男人,离不开对男人的依赖,一代影星陨落了,让人记起的除了风华绝代的音容,还有“人言可畏”的那份无奈。这种记起却又是那么的依稀,如同花儿谢了,春天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