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鸿鹄,尔乃燕雀。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可以说醍醐灌顶,我判断不清自己是吃惊还是发蒙,以为错觉了短暂地断片愣怔!这话提气,吃钢咬铁地有劲。可说这话的人坐在我的对面,身形瘦小,神情疲惫,语气没有断然的掷地有声,抵天铿锵,乾坤硬朗;反倒是嗫嚅般地嘟囔,一脸憔悴倦容,语音乏力细弱。但话中的筋骨却是悍然雷鸣,让我震颤猛醒,心中一惊!
环四周寂静,茶秀里极其地安馨。午后的阳光,从窗外穿过玻璃上的竹隔帘挤进来,游走在茶杯上蒸腾的水气氤氲。那是一种恬淡,一种急骤行进中的短暂休整,一种桑巴或迪斯科向慢三或轻音乐的切换,一种从繁华都市冲刺旷野后飙车族的急刹车——在一个市声喧嚣、骚动浮躁的环境中,难得有片刻谧静。类似当下我们碎片化后的生活,安静犹如阅读,是一种贵族化了的奢侈!
这是一个周末。对面的人给我微信语音,说现在能一起坐坐聊聊的人没几个,不知我愿否拿出点宝贵的时间陪他坐坐?!怎么摊大事了?我就那么随口一说,当然是开玩笑。或许他视你为交心的朋友,可以裸心没有隐私的知音;或许他有郁闷需要冰释,和你交流后疑问消失得无影无踪……仔细琢磨,这种关系的人约坐,你真还没法拒绝。万一你原本可以化解了他的心魔,却因你没见——抑郁了——后悔不?朋友是需要同甘苦共患难的,不分青红皂白;当然,更应循孔子友直、友谅、友多闻之德!我们是初中的同学,虽说生活在同一个大都市里,却是心有牵挂两不叨扰,逢了重大节假日才问候一下,属不常联系的那种。他在一家国有的科研单位上班,属把身后名看得较重的人。所以现实中的吃亏相赢不太计较,算吃得起亏比较好处的那种。看淡金钱的人,除了真理有什么会和你较真!正因为此,我便知晓了他这两年在单位里,学术上被遮蔽,行政上被边缘。他说他别无所求,他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儿,拿出点对得起自己的东西!但就是不被理解,一边是仕途上想进步同事的假想敌,一边是想方设法耗掉你的时间,临了让你一事无成,像他们一样平庸。前者只是好笑,后者就可恶了!对那些热衷于仕途的同事,他是有所鄙夷的,更懒得解释。这让他困顿,让他不堪,让他烦!临了,他就撂出了那句“我为鸿鹄,尔等燕雀”的话来。
仔细想想,这话霸气。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说出这句话来的人,一定是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有十足的底气。那是一种鹤立鸡群的氛围,希望有所依凭,而不是傲气!
我历来以为,强大属于内心。相扑、拳击或可以当保镖的人只是外形,内里的强悍与脆弱始终是个未知数。拿破仑、列宁,还有我们的改革设计师邓公,与他们同代的该有多少壮硕高大的巨人,但领袖却是他们,且彪炳史册,那需要多少内秀的华章铺陈!所以,我这位同学无需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样老套的话劝解,我知道的他不少一点,他掌握的我却得使了劲地追赶超越。他要的就是我陪他坐坐,看日出跃升,望夕阳落山……
人活一辈子是应该有志向的。王阳明在言及个人修养时谈了四个方面,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首当其冲的是立志。有志向的人被表述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区别于那些浑浑噩噩、混沌无界者。王健林的小目标是一个亿;我的大目标是终其一生写一本自己满意的书;我扶贫村的一位大哥的人生理想就是等儿子婚娶后生孙子给他抱,然后他修两间像样的大房子……是的,是的,人生因身境不一,目标与理想很难说你高我低,没有可比性的,但憧憬美好是共同的,欢乐人生的愿望是一致的。只是有志向的人是否都能成功?显然没有可能。那些成功了的,未必就风生水起,青史留名;没成功的除了励志的经历,当然会随着时日化为风尘,弥散在千古的远空。或许这就是人生!
初中时语文课本里学过“陈胜起义”,成年后读过《史记·陈涉世家》,深为当境说了句“苟富贵,勿相忘”便被嘲讽的陈涉抱不平,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慨,是激愤之下被逼出来的。“鸿鹄之志”就成了人生大志向的代名词,前几年因某名牌大学的新任校长读错了发音,火了好一阵子。笑谈是可以缓解神经疲劳的,何况还能十年少呢!
我为鸿鹄,尔乃燕雀。我欣赏这句话,它怎就那么大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