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4日
诠释中国绿色理念书写世界生态样本
诠释中国绿色理念书写世界生态样本
  ○ 何建明
  库布其这个地名,已经在我心中留存了很长时间。2006年,有人就向我介绍了库布其沙漠的治理情况。在全国两会的政协会议上,听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讲述库布其治沙的艰苦实践和宏大愿景,我当时就对他非常关注。这些年,库布其一直在闪光,王文彪带领他的团队不仅把这里的浩瀚沙漠变为绿洲,使十万农牧民脱贫致富,而且把治沙模式拓展到国内沙区,并走向非洲,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现在,两位作家把库布其的传奇书写出来,令人欣慰。作者和谷先生是文坛老兵,杨春风女士也是辽宁作家的优秀代表,一老一少搭配合著此书,难能可贵。
  对这部作品我有四点感受:
  一是题材好。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防治荒漠化非常关注,同时王文彪的治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觉行动,是中国人自觉地实现心目中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是人物好。这个人物就是王文彪和以他为代表的治沙群体。王文彪先生不亚于任何一个大科学家,从某种意义上,他选择一个极端困难的难题作为人生目标,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杰出人物,应该是袁隆平先生这样的人。
  第三是创作方向好。无论哪种文学形式,创作方向极为重要。这两位作家选择了治沙,选择了王文彪这样一个杰出人物,方向极佳。两位作家付出了辛苦劳作,和谷先生在最后阶段累病了,杨春风接力,让我很感动。治沙和写作都是一个工程,写一本好书也如同治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把一本书写好、写活。
  第四个是模式好。本书选择人与自然共存的模式,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金山银山无处不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创造金山银山。王文彪以他几十年的奋斗实践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论断的意义,在沙漠里也可以创造金山银山。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认识,实际上也是人对自我的改造和认识。库布其治沙模式这个题材和王文彪的故亊,不仅具有中国当代意义,也具有世界当代意义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库布其这个概念,代表了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蕴含了具有国际视野的生态修复智慧和经验。我很喜欢“库布其”这个词语,黄河“几”字形弓弦之地,富有诗意,再加上沙漠治理,两者融合就是一种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情怀。这种情怀可以从这本书深深感受到,从王文彪身上深深感受到。书中写到日本的远山正瑛在库布其治沙的感人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他和中国的王文彪组成了人类治沙的团队,一起推进在中国的伟大、壮丽、史诗般的绿色工程。
  以前写库布其的书不少,但还有没写过的东西,今天这本《春归库布其》是在过往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阐释库布其的意义,非常值得推荐。这本书不仅具备文学的价值,对整个当代社会也有重要意义。我对两位作家表示敬意,同时对以王文彪为代表的一大批治沙人表示敬意。这本书的研讨会应该到两个地方去开,一个是库布其,一个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组织。中国的库布其,也应当成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样本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典范。
  我期待这本书走得更远,期待王文彪的守正创新精神走得更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的中国精神,库布其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