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县古称“眉坞”,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由于历史悠久,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县内曾多次出土西周青铜器、战国编钟等国宝重器。
1955年,眉县李家村出土了驹尊、方尊、方彝等5件西周青铜器。其中方尊、方彝铭文内容基本相同,记述了周王命盠统帅西六师、殷八师,监管三有司(司徒、司马、司工)并接受赏赐之事;驹尊铭文记述周王举行“执驹之礼”并赏赐盠之事。这批青铜器的出土,为研究西周的军事及礼仪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
1972年,杨家村遗址出土旟鼎,该鼎通高77厘米、重78.5公斤,口沿内有铭文4行27字。铭文记载了王姜把三块田地转赐给大臣“旟”之事,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堪称西周早期之青铜重器。
1985年,杨家村出土编钟、编鎛共18件(5件被盗卖出境)。其中三件一组的编鎛,为国内首次发现的西周编鎛;4件逨钟上的铭文对研究西周的官职制度、农事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3年,杨家村农民取土时发现了一座青铜器窖藏,轰动了整个考古界,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该窖藏出土西周青铜器27件。这批青铜器均有铭文,总计4022字。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记载,这批窖藏是西周时期单氏家族所有。
在这27件国宝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盘”的逨盘,该盘重达35斤,盘内21行372字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盘。逨盘的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如同一部西周断代史和家族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完整地叙述了11代12位王的名号、位次和有关事件,是记载历代周王名号最多的一次发现。
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据专家研究,这批青铜器在当时至少创下了八项中国考古之最:首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的横穴式窖藏;首次发现一个窖藏内出土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首次发现系统介绍一个家族八代世系事迹的青铜器;是迄今为止青铜器铭文最多的一次考古发现。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历代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首次在青铜器铭文中发现周孝王。
发现这批青铜器并交给国家的杨家村五位村民,受到重奖并被评为“中国2003年度十大杰出文化人物”。
2003年3月9日,“盛世吉金——中国·宝鸡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首展”在北京举行。
2003年9月,杨家村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杨家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