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0日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梁飞燕) 4月9日,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仪式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举行。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是1977年在勘探秦公陵园时发现的,位于秦公一号大墓东墓道南侧,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86.3米,南北宽20米,深14.6米,是秦公陵园中迄今发现较大的一座车马坑。根据勘探资料显示,坑内埋有3列车马,这种真车活马的随葬形式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前身。2014年,在国家和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建成车马坑保护展示大棚。2019年3月,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考古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发掘工作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协助,至2019年12月结束。
  启动仪式上,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介绍了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基本情况,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李斌宣读了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证照,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介绍了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计划。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为研究先秦陪葬制度、军队编制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次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将揭开先秦社会活人、活马、真车陪葬的历史真相,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传承秦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卓越非凡的智慧,推进宝鸡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也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是秦第14代统治者,秦始皇嬴政的第15代先祖,自公元前577年起,在位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