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3日
黄叔的秦腔情
黄叔的秦腔情
  母亲在电话里给我说,你黄叔这次真的退休了,大前天人家剧团专门把他送了回来,那欢送仪式搞得风光得很,你黄叔还专门请了客,看样子他也高兴。我一听,多少有点惊奇,黄叔已经退休过一次了,咋这次还请了客?以他那性格,难道他真的愿意退下来不干了?电话里也了解不出多少情况,于是我对母亲说,好吧,过几天我回去一次,看看黄叔。
  黄叔今年68岁,是唱秦腔戏的,他的父母亲当年都是县秦腔剧团著名演员。后来,父母亲年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政策,他接了班,开始在剧团上班。与他同时接班的还有另外一个小伙子,由于俩人同时是接班来工作的,剧团就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干杂务。
  巧合的是,黄叔和那个小伙子都是秦腔迷,他们都渴望能够早早成为团里的顶梁柱。那个小伙子常常对黄叔说,现今的时代,如果没有贵人相助,完全靠个人打拼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但每次黄叔听后只是笑笑,不吭声。
  此后,黄叔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他喜爱的秦腔戏上去了,只要一有工夫就读专业书,参加函授学习,研究当地民歌,还先后到数十个著名民歌村采风,还到外地剧团拜师学艺。而那个小伙子却与他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他四处送礼找门路,希望“贵人”能提携他。后来还真的走在了黄叔的前面,当了业务副团长,可黄叔不管谁当团长,依旧下死劲地“吊”嗓子。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多年。十多年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腔渐渐没了市场,剧团陷入困境,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团里的人走的走,散的散,那位副团长成了光杆司令,干脆在演出大厅里放起了录像、电影。可还是没什么人来看,最后只好靠出租街面房过着半死不活的生活。而黄叔没有走,依旧跟以前一样,照样每天都要出去吼吼秦腔戏。为此,婶很是不乐意,说都没人看秦腔戏了,还下这么大工夫干啥?可黄叔却说:“那我就唱给自己听,还不行吗?”就这样,谁也没拗过黄叔,他依旧痴情自己的秦腔戏。
  大约三年后,情况又有了些变化。邻县由于经济上去了,加之新上任的县长很注重文化建设,决定牵头成立秦腔剧团,于是到处“招兵买马”,搜罗秦腔艺人。当听说黄叔的名声后,立即派人来找到黄叔,愿意出高薪聘请黄叔去当业务副团长。这下,黄叔原先所在的剧团里人人羡慕起黄叔来。当年的那个与他一起进剧团的人拉着黄叔的手说:“老伙计,当年咱俩一起来的,现在你是香饽饽,有人抢着要,而我还是老样子。你说这是为啥呀?”
  黄叔想了想,很是认真,也很淡定地说:“艺不压身啊。咱们是唱戏的,就得下硬功夫。”黄叔说的是真话,要不是这些年他一直坚持给自己唱戏,练下一身过硬的本领,那他现在也没人要。
  黄叔走的时候有些遗憾,遗憾他不能在家乡的秦腔舞台上大展身手,但他同时也很欣慰,虽然是在外县唱戏,但那毕竟有了他的舞台,使他能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在舞台上释放出来。所以,黄叔走的时候,只向人家提了一个要求:悄悄地走,别派车来接他,自己坐班车去报到。
  在邻县一唱就是10年。10年里,黄叔把他的全部秦腔热情都洒在舞台上,那是他的寄托,他把自己的艺术、智慧、汗水都洒在了邻县,洒在了自己钟爱的秦腔舞台上。也由于他的努力,这个剧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了起来,最后成为全市有名的秦腔剧团,黄叔还代表剧团去省城电视台参加了几次大赛,还得过一次一等奖的好成绩。那次,县委书记,也就是当年的那个县长拉着黄叔的手说:“你为我们县上争了光,是功臣,全县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黄叔听了后,竟激动地掉了眼泪。当时,我们以为黄叔流的是高兴的泪水,后来才知这泪水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当年他年轻的时候,自己家乡的县长每次在演出时,都是争着去握明星的手,对他们这些基层演员,连句鼓励的话都没有。现在在邻县,他受到了这样的评价,自然感觉出了自己的艺术价值。
  60岁的时候,黄叔从邻县剧团退休了。临走时,邻县县委书记劝他留在那儿,并说会给他免费提供一套永久住房。可是,黄叔执意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他说:“年轻的时候没能力,现在,我想回去成立一个民间秦腔剧团,不上舞台,我心慌。”大家一愣,原来,他魂牵梦绕的依然是舞台。
  所以,黄叔一回到家乡,就立即张罗,用自己积攒的工资、这些年演唱所得奖金,以及邻县给他的退休金,在很短的时间内成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秦腔剧团,并开始活跃于全县各地。
  幸运的是,这些年本县的经济也慢慢上来了,喜欢秦腔的又渐渐多了起来,黄叔的剧团接到的演出邀请也日益增多。更让黄叔高兴的是,县秦腔剧团重建并改制,黄叔把他的民间剧团与县剧团合并后组建了新的股份制剧团,新剧团团长由黄叔担任。为此,我曾开玩笑地对黄叔说,祝贺你,黄叔,你已是CEO了!黄叔一听,立即摆摆手,说:“这还多亏了改革开放。不然,没有我的今天。只要这个剧团步入正轨,我就立即辞去团长职务,要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来挑重担。”
  后来,黄叔他们的剧团又一次发展壮大了,黄叔兑现自己的诺言,向董事会提出了辞职申请。几经考虑,黄叔的申请被批准了。走的那天,刚好是黄叔68岁生日,他显得很高兴,就爽快地请大家喝酒。
  黄叔再退休那天,我没回家,也就没看到黄叔那高兴的样子。不过,这次我和妻子、孩子回来后,专门去拜访了黄叔。谈笑间,我对黄叔说:“黄叔,你退休那天我没赶上,听说很热闹,可是非常遗憾,我没见到你那天的高兴劲儿。”谁知,我的儿子却在旁边喊了一句:“那就让爷爷给我们唱段秦腔,好不好?”我刚要制止儿子的话,黄叔却高兴地说:“没问题,只要有人想听戏,我就唱。”说着,他就做起了准备。
  于是,我们几个人来到一片空地,一边坐下喝茶,一边在前面辟出一块地方,算是演出舞台,黄叔自己则一边拉二胡,一边唱了起来。唱着唱着,我发现黄叔动情了,声音高亢激越而又极富热情,一下抓住了我们的心!那曲调一会儿蜿蜒起伏,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曲曲折折,一会儿嘈嘈切切,让你不由随着主人公的心绪而跌宕起伏。唱到动情之处,黄叔眼中分明有什么在灯光下晶莹发亮,一闪一闪间,眼泪竟夺眶而出!
  当时的我,真的被感动了,也被震撼了!按说,这只是一场非常平常的非正式演出,听众只是我们并不内行也不认真的三个人,仅仅只是想随便听听而已。黄叔完全可以平平淡淡地把唱段唱完,但他却是那么认真,那么投入!
  为什么要如此投入?黄叔为的是什么呢?我没有问黄叔,未能得知答案。但我想,倘若有答案的话,那答案大约会是四个字:改革开放——倘若不是改革开放,黄叔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也就是因为改革开放,才给了每个人更多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