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6日
孔明专栏·一孔之见(47)
棒槌
棒槌
  总有一些国中奇葩动机或无懈可击,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2018年11月18日,苏州马拉松赛在细雨中开跑,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0名选手在赛道上奔跑。中国选手何引丽一路领先,眼看冠军在望时,却先后出现两位递送国旗的奇葩志愿者。一个穷追何引丽,未能追上;另一个“接力”,横空出世在赛道上,直接将国旗递向冲刺中的何引丽。接过国旗的一刹那,何引丽正常的跑步节奏被打乱,脚下稍一停顿,与她并驾齐驱的肯尼亚选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越,冠军遂与何引丽失之交臂。
  何引丽什么心情,可想而知。更令她闹心的是国旗到手后又从手中滑落。一位名叫魏静的马拉松赛选手指摘她:“成绩比国旗更重要?”显然,这是道德绑架之论。何引丽在微博里解释:“胳膊僵了,摆臂的时候甩出去了,很抱歉了,望理解!”其实她应该解释得更具体些:蒙蒙细雨,湿漉漉的国旗,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整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绷的。毋庸置疑,是俩女志愿者的错才导致何引丽痛失冠军!应该谴责前者,而同情后者,才是正道。
  有网民说那俩女志愿者是“棒槌”。拿陕西话说,是“愣货”。还有评价说:“不怕凶悍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呀。”话虽说得难听,理却在那儿摆着。40公里马拉松赛,最后冲刺时运动员的紧张状态一目了然,猪的脑袋也能想得到一丝一毫的干扰,都会令运动员功亏一篑。
  无独有偶。同年成都马拉松赛女子组的比赛中,也曾出现类似一幕:临近终点,中国选手李芷萱和非洲选手争先恐后,一位志愿者适时地将国旗递给了李芷萱,所幸李芷萱冲刺能力超强,反超对手,赢得冠军。如此说来,那俩“愣货”愣是愣了些,却也并非心血来潮,很有可能是提前策划的,算是好心帮倒忙吧!
  这个事件——如果算事件的话,并不孤立,更非偶然,它只能说明奇葩行动,必然依赖奇葩思维。总是别出心裁,心智被动机蒙蔽,动机被热情捆绑,热情又被贴上“爱国”标签,谁沾上边儿,谁就等着倒霉吧!浑身都是嘴,也说不过悠悠万人口。
  现实生活当中,那样的奇葩、那样的“棒槌”少吗?或许真正的“棒槌”并非那俩女志愿者,她们只不过是背锅者。她们的背后,才是真正的“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