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佳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青少年书法教育是书法发展的基础,书法教育不仅承担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职责,更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任,中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多次提出书法进课堂和加强青少年书法学习的重要性,青少年是文化建设领域的主力军,开展青少年书法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技法动作缺书论及创作思想灌输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书法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列入课程。然而,在一些学校,书法教育却越来越流于形式,有的学校口头上也喊书法教育重要,但只做表面文章:教室里贴满书法作品,走廊里摆上装裱好的书法作品,但只是装潢门面,书法课成为摆设,书法课往往被其他课程代替,一些教育业内人士认为,书法教育只是一件摆饰。笔者参观过许多书法教学成果展,发现青少年书法字体千篇一律,教师喜欢什么字体,那一班的学生就练习什么字体。一本颜体或欧体字帖教到底,大部分教师让学生学古人字帖还好一些,有的则是当代某人的楷书,或者就是老师自己的字,很不规范。书法教育进入现代教育后,在教学上重技法动作,缺少对古今书论及创作思想的灌输,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理论水平的教育,为了出成绩,只注重学生们书法技巧的学习。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写字即书法,书法就是写字”,只要把字写好即可。至于理论那就是空谈,与字无关,不屑一顾。有些家长为了孩子速成,有些教师为了名利,让学生放弃对古人字帖的临习,而转临一些以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或者是临写某几个字,或者对学生进行集中操练和制作,一幅老师的作品,学生反复练习,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获奖。青少年书法教育中书法理论和篆刻几乎是个空白,书法作品落款不规范,所用印章乱七八糟,严重影响作品整体质量。笔者认为要教出杰出的学生,首先要有书法基本功过硬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为学生讲解示范时,尽可能做到规范、精准、透彻、娴熟和文雅,从而充分展示书法的迷人魅力,让学生在强烈的审美愉悦感之中,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所以,不断加强研修,提高书法素养,是每名书法教师的必修课,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识字量多少等,对其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这就需要我们以实践为标准,以自然书写为原则,还书法的原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意识及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法概念模糊字法认识不全面
首先,笔法概念模糊。绝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书法过程中,完全脱离笔法进行教学,要求执笔过于偏激,使学习者虽执毛笔,却用其硬笔之法,违背了毛笔的意义,用其规定动作完成点画,使得点画整齐划一,表面上迎合了家长的心理需求,实际上缺少了笔锋的调节变幻,结果不是导致毛笔按死因而无法进行下一笔书写,就是导致线条造型重复、扁平,线质单一、呆板无生命力。
其次,字法认识不全面。字法即是结字的方法,这是很多学习者首先认识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汉字就是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将字写在米字格中,约束了学生的变通能力,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处理单字整体与其中点画的关系时,所要具备的统一、平衡和完整性,我们称之为结体方法;另一方面则指处理单字局部与作品整体章法时,所要具备的不统一、不平衡和不完整性,我们称之为造型方法。现阶段大多数青少年书法教育者只认识到字法中结体方法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另一面造型方法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只擅长应对单字字内的关系,对于字间关系的处理却从未涉及。因而,学生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单字处理相对得当,但字与字之间的启承连带、衬托平衡等关系表现甚少,通篇作品似以各单字拼凑而得来,缺乏整体间的协调平衡与相互呼应气息。第三,章法意识欠缺。章法是指一件书法作品中各种视觉因素的组合,即一幅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也是书法作品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来源。而在目前的教学中这种章法意识根本不存在,往往被错误地理解为,字形的整齐划一,字间、行间的距离固定,作品完全类似于标准的印刷体的感觉。影响章法的关键因素是笔势和构成,笔势指点画与点画、字与字之间的联系与呼应关系,强调笔画间的“气脉不断”和单字间的“动态呼应”;构成则是指上下连绵的时间节奏和左右呼应的空间造型,以对立性和统一性为主要特征。
通过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实践,促使青少年对于书法的理解与学习,提高技术技巧能力,增强创作意识,笔性活泼,点画生动,避免了写字的匠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有了发现美的眼光和表现美的能力。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大声疾呼,请重视汉字书写,守卫住我们的文化命脉,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