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7日
孔明专栏·一孔之见(45)
底线
底线
  我们常常被告诫:做人要有底线。话是一百个正确,但一百个人恐怕有一百种理解,可能还有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忍不住追问:底线是个甚?究竟在哪儿?有人问过我,因为是常识,堵心,所以曾经语塞。嗨,人类一路走来,走了多少年呢?没有底线,不守底线,不知底线,如何能走到现在?
  常识不怕重温,那就硬着头皮回答呗!不说别人,只说我,或者就以我为例。从记事起,经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我渐渐开窍,并有了如此觉悟:人是分男女的,尊重女性是上线,不侵犯女性就是底线;人是分好坏的,做好人好事是上线,不做坏事就是底线;人是分勤懒的,勤快做事是上线,不偷懒就是底线;人是分高下的,积极进取是上线,不消极堕落就是底线。大人做,小孩看;大人说,小孩听;大人教,小孩学。做人的底线一目了然:不骂人,不打人;不偷人,不抢人;不坑人,不骗人;不欺负人,不日弄人,不出卖人,等等。之所以“不”,是因为“不”之后的那些事儿很难避免、很难抵挡、很难躲闪。因为“很难”,所以“不”才很有意义。做到了,就是好人,至少是人;做不到呢,是不是人,扪心自问可也!
  底线在哪儿?在你我他的心里,在每个人的眼里,在各个人的嘴上。人心是一面镜子,照别人,也照自己。为什么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一面镜子。心明如镜,是非曲直一清二楚;眼睛就如摄像头,人人都会被监督。底线是约定俗成的,是不约而同的,是祖祖辈辈传承的,视而不见行不?充耳不闻行不?满不在乎行不?不行呀,若其不然,莫说碰钉子,挨板子,单唾沫星子就能把人淹死!
  在一个村子里,乡规是高压线,民约是铁丝网,言传身教是警示牌和模范秀,鲜有人违背的,如若有,也是少数,甚至是少数里的少数。违背者倒牌子,谁倒牌子谁倒霉!譬如谁有第三只手,那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偷东西不行,偷人更不行,一旦被抓了现行,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不厚道,不实诚,坑蒙拐骗,吃喝嫖赌抽,名誉扫地了,还怎么活人呢?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这话不是说说而已。一些人做了亏心事,为啥寻死觅活呢?因为在他们心里,底线还在,与其羞愧难当,苟活人世,遭人唾骂,何如一死了之。底线,竟成了一些人的紧箍咒和自我审判台。
  乡村渐行渐远了,底线也似乎若有若无了。人无底线了,真是无法无天了;人心透底了,做人真就无所顾忌了。一些事,猪狗不为也,有人却为之;一些人,猪狗不如也,却比猪狗活得还滋润。城市高楼林立,门对门都不相往来,谁还监督谁呢?多半是底线自守,自己约束自己,是否出轨、越轨,只能凭良心、良知。凭,还得有,有就是底线;若无,凭什么呢?底线如同斑马线,走偏了你看两眼,逆红灯也没人拦。街头为何碰瓷?路边为何设局?讹人之事为何司空见惯?过往行人,事不关己;即使围观者众,也是看热闹者多。譬如老人跌倒了,扶不扶呢?不扶的是多数,想扶的却纠结,生怕被讹,吃官司都有可能的。遗憾的是,还真有被讹上了的,想择都择不离手,想辩白都没人为证。路人多抱着闲事少管的活人哲学,“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情景,在歌曲里是豪迈流行了,但在现实中几乎绝迹。多半人不踹底线,也绕底线了,底线等同虚设,有无都无所谓了!
  人活什么?就是活底线呢!人活一张脸,脸就是底线。不要脸了,啥事做不出来?脸比城墙还厚,做人焉能有底线?人活一世,吃喝二字,偏有人在吃喝上日鬼弄棒槌。一些行径猪狗不如,一些做法禽兽不为,一些人的心肠比蛇蝎还毒。地沟油、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挣的不是买路钱,是昧心钱。为了钱,一些人啥黑心事都敢做,毒药都敢冒充灵丹妙药。利令智昏,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一个“利”字,如“刀”割“禾”,早把“底线”割破、割断了。
  人无底线,就如矿井透水,或如桥底挖沙,后果是什么,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