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短片《包宝宝》剧照 第91届奥斯卡颁奖礼曲终人散,各个奖项名花有主。令人遗憾的是,华语电影又一次失意奥斯卡,但这并不让人深感意外。去年12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MPAA)公布了第91届奥斯卡9个奖项的终选名单。在“最佳外语片”名单中,此前中国内地选送的《邪不压正》、中国香港选送的《红海行动》以及中国台湾选送的《大佛普拉斯》均未见踪影。换言之,我们早已知道华语电影无缘本届奥斯卡。
但是,华语电影虽与获奖无缘,并不等于本届奥斯卡缺少中国元素,更不代表中国力量也无缘奥斯卡。据新华网报道,今年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的影片《绿皮书》,背后的联合出品方之一就有中国的影视公司阿里影业。
此外,华裔导演刘冰执导的《滑板少年》入围最佳纪录长片。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也是第一部由华人执导的动画短片。短片用中国的美食包子来寓意家庭关系,片中唐人街的中文标牌、中式的瓷碗筷子等等场景,都展现了令人熟悉的中国元素。
如此联系,并非攀洋亲,也不是故意抱奥斯卡的“大腿”,而是因为中国力量确实在奥斯卡获奖影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然如此,与有荣焉不很正常?
应该承认,华语电影的“冲奥”之路并不平坦。别说获奖,连获得最终提名都不多见,比如张艺谋是“冲奥”常客,但所导电影也仅有两次获得提名。当然,华语电影也不是始终被拒之门外,一个里程碑的节点是,李安执导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曾一共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摄影在内的十项奥斯卡大奖提名,成功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等4项大奖,实现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上的“零突破”,意义深远,光彩照人,这是华语电影的高光时刻。
中国人有诺奖情结,也有奥斯卡情结。在电影领域,华语电影一向在戛纳、柏林出尽风头,比如在日前举行的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男女主演,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这是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首次同时摘得这两个奖项。华语电影在多个电影节上风光无限,却一次又一次饮恨奥斯卡,的确让人费解。
但是,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奥斯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华语电影不受宠很正常。无需过度美化奥斯卡,也不必污名化奥斯卡,作为业界一种有说服力的评判体系,奥斯卡有其存在价值。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像《卧虎藏龙》那样的华语电影在奥斯卡上再度大放异彩。
华语电影获得奥斯卡青睐,固然值得欣喜,但是,不获奖也不必捶胸顿足。与奥斯卡“对话”,不是获奖一条路径,也不是华语电影唱主角才值得荣耀,奥斯卡获奖影片中显现了中国力量,同样值得骄傲,比如《绿皮书》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就是光彩。
每一种电影都会呈现自己的价值观,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华语电影越来越展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这难能可贵。以正在热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集体主义和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诠释了中国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战胜人类可能面临的灾难提供了与西方不同的中国方式和中国方案。这样的评价确属中肯,点中了该片不同寻常之处。只要华语电影的视野更开阔一些,价值立场更开放一些,谁说不能受到国外观众的青睐和好评?
统计显示,全国电影总票房去年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刚刚过去的今年春节档票房超58亿元,胜过去年。我国的电影市场不容小觑,观影人数惊人,随着技术的高歌猛进,制度安排的有效推进,特别是电影人展现宏大抱负,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出彩的华语电影出现。
展望前方,“冲奥”之路是崎岖的,但梦想总会照进现实,我们有这个信心和底气。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