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8日
印章:方寸间的小玩意
印章:方寸间的小玩意
  刻印
  印章
  用工具固定印石
   有没有注意到前阵子热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里的一个场景,乾隆嘲笑魏璎珞的绘画作品俗气,结果反被她吐槽在喜欢的书画上盖了逾40个章?
  印章,就是今天的主题……
  电视剧是假的,乾隆喜欢在珍爱的字、画盖上自己的印章却是真人真事、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经由《延禧攻略》的“宣传”,即使不读历史不看书画,都会知道乾隆爱盖印章的癖好,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称号“盖章狂魔”。据说他拥有逾1800枚印章,常用的印章大概有五百多枚,用在书画上的逾千枚。举个例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快雪时晴帖》只有28字,但乾隆盖了逾百个印章外加上万字的读后感(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爱盖章就犹如现代人点“赞”,看一次“赞”一次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和欣赏,实际上这种做法对书画是一种破坏。
  官印与私印
  印章有官印与私印之分,官印自是朝廷、官方才能使用,私印则为民间所用。私印的用途之一是文人雅士在已完成的书画作品上钤盖自己的人名印章,有的也会钤盖闲章,这种做法可看成一种个性签名,亦是一种记录可用来防止伪造,而且书印相映成趣,对书画作品起到补充、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21世纪,印章的实用性更偏向于艺术用途,主要是书法、水墨画界的同道中人或学习者在使用,尤其是书法盛行,书法比赛不少,间接带动对印章的需求。当两幅书法作品的分数接近,难分高下,这时候我们就看小细节譬如你的签名美不美,印章盖的地方是否正确、印章的质地如何……
  除了在书法、绘画、茶行、社团组织上使用,印章也被推广至日常生活中,礼物便是一种形式。例如,与其赠送水果礼篮、锦旗或牌匾予活动贵宾,何不考虑印章?比如以印章取代金锁匙送给子女,顺道讲解姓氏和名字的由来,也代表着传承和承担责任。
  市面上手刻石头印章的价格差距极大,从双位数至数千元不等,原因包括使用的材料及其品质和等级、篆刻的内容、篆刻者的工艺、名气和收费等,例如一大块无裂痕且质地良好的寿山石便是买少见少,要价不菲。知名篆刻家的作品动轧四位数,现在印章都被当成艺术品和收藏品,而不是一般石头。
  适用于篆刻印章的石头
  适用于篆刻印章的石头在质地上属于叶蜡石类,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和内蒙古巴林所产的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石头成分便含有叶蜡石。叶蜡石硬度适中,适合雕刻、篆刻。钻石硬度10、玛瑙的硬度大概8至9,大理石约7至8,钢刀硬度约6,钢刀来刻这些是刻不下去的,叶蜡石约2.5左右就没有问题。
   手刻石头印章步骤
  刻印章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刻”而是设计。一旦设计出满意的构图,便可反印在石头上开始篆刻。为印章蘸上印泥时,要把印泥连续(前后左右)压几次,印章各处蘸的印泥才平均。再是摆好位置,往下钤盖在宣纸上。
  最后大功告成。印章所刻之字也各有不同,有朱文(阳刻)和白文(阴刻)之分。朱文(阳刻)与白文(阴刻)的刻法不同。阴刻是将文字部分挖除,盖出来的文字是红底白色的,所以又叫白文;而阳刻是保留文字条线,将其余部分挖除,盖出来的文字是白底红色的,又称朱文。也有些篆刻家实行“阴阳调合”,在小小的印章上同时刻了白文与朱文。
   三种艺术价值
  一枚小小的印章刻上汉字或是其他线条/图案,是3种艺术价值的体现。印章有3个艺术价值:一个是石头,一个是雕刻工艺,一个是印面篆刻的艺术价值,每一个艺术层面都大有学问。
  古人用过金、银、铜、玉、犀角、象牙、竹、木等各种材料(各种材料需应用不同技术)自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兼篆刻家王冕试用花乳石作印成功后,打开了新局面。
  早期篆刻印章的技术门槛较高,例如只有工匠才懂得如何用青铜铸成官印(政府和官员使用)。使用石头作为印章材料之后,由于石头的硬度较其他材料软,容易受刀,技术门槛低,基本上有张桌子有雕刻刀便可开工,为文人雅士自行琢磨篆刻打开了方便之门,催生篆刻艺术的,石头也就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主流用料并延续至今。
  简单保养
  印章和印泥都需要保养,这就如同定期保养的汽车会更耐用是同样的道理。用朱砂(硫化汞)混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印泥要用得长久应该装在细瓷、玛瑙、玉等不吸油的带盖印泥盒内。
  印章的保养更简单了,使用过后用纸或布抹干净即可,图中所见许多印章底面泛红便是蘸了印泥造成。如果频密使用,隔一段时日可用洗碗剂、清洁剂清洗印章干净,以免印泥越积越多,以致线条变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