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曾经的高官显贵,在反腐风暴中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令人感叹,也引人深思。一大原因,是本该岿然不动的“理想信念”这座大山崩塌了。心中的大山一垮塌,他们的人生“决堤溃坝”,就成了必然之事。
回望历史,我们看到,在中国的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坚守信念、决不动摇的英雄豪杰,他们坚定地守着“道”,不断地变着“术”。他们的大脑里,有一根定海神针,大山一样坚定,台风刮不倒,洪水冲不垮。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像水一样不断变换形态,只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他们的信念坚定如山,他们的行为善变如水。他们不变的是信念,善变的是思路。他们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成为民族的脊梁。
“信念如山善变如水”文学作品里有榜样
山有常形,千年万年,模样不变。水无常态,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当静则静,当动则动,当屈则屈,当伸便伸,随形而变,因势而动。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如果信念像大山那样坚定,行为像流水那样善变,就会有强大的正能量,对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
古代人物中,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榜样,大约要推诸葛亮。他出山前,“躬耕南阳”,既读书,又种地,是个农民知识分子,但又不是一般的农民知识分子,他胸怀大志,又有“经天纬地之才”,虽然身在一个小山村,胸中已有大气象,不仅“遍知天下事”,而且“熟识天下势”。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在著名的“隆中对”中,诸葛亮侃侃而谈,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战略方针,真是“天下奇人”。
“人中之龙”的诸葛亮可敬可佩,不仅因为他有大才大智,更因为他信念坚定。自从跟定了刘备,就千难万险,决不动摇,风吹浪打不回头。诸葛亮初出茅庐时,“老板”刘备的家业小得可怜。论地盘,只有一个巴掌大的小城新野;数人马,更是少得可怜。刘备的政治军事实力和曹操、孙权之差,简直就像蚂蚁和大象。刘备虽然贵为皇叔,有些政治资本,也有点影响力。但在创业初期,却像个政治盲流,惶惶然忽而投奔袁绍,忽而投奔吕布,忽而寄身曹操,忽而仰仗刘表,在颠沛流离中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诸葛亮出山后,赤壁一战,就为三分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刘备的地盘越来越大,兵马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终于拥有西川和荆州,建立蜀国,让刘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一个“贩履织蓆”的小人物能坐上龙椅,诸葛亮居功至伟。
诸葛亮的政治信念,出奇的坚定。他的哥哥诸葛谨在东吴是孙权的高级幕僚,曾劝他改换门庭。以诸葛亮的才干,到了孙权门下,地位必定在哥哥之上,但为了践行自己的初心,他断然拒绝了。刘备临终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从来没有非分之心,全心全意辅佐刘备那个“扶不起来”的儿子刘禅。他六出祁山,转战千里,出生入死,“夙夜忧虑”,事必亲躬,吃大苦,受大罪,却无怨无悔。为了实现“三分天下、北定中原”的战略目标,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坚守信念不动摇的光辉榜样。
忠贞不二的诸葛亮,又善变如水。在与曹操和孙权集团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他的战略始终如一,他的战术灵活机动。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空城计等等,三十六种计谋,七十二般变化,他用得出神入化,让敌人吃尽苦头。他有时运筹帷幄,有时亲临前线,有时单骑赴会,有时力排众议,有时舌战群儒。他神机妙算,妙计迭出,每次都能出奇制胜。在三国人物中,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曹操、孙权、周瑜、司马懿这些英雄豪杰,也常被他搞得无计可施。若不是错用一个马谡,失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他不在五丈原英年殒命,“三国”争雄的结局,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诸葛亮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光辉榜样,也是古代德才兼备型人物最杰出的代表,虽然壮志未酬,在后人心目中依然光芒万丈。
文学作品中,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人物,最典型者莫过于《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孙悟空。唐僧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有丧命之险,但他心中的信念雷打不动,行动的方向坚定不移,再苦再难再危险,勇往直前不退缩。在取经路上,他也会犯错误,由于思想麻痹,警惕性不高,经常上妖魔鬼怪们的当,但完成“取经”这个神圣使命,在他的心中至高无上。
孙悟空是善变如水的代表。他有一双火眼金睛,一个跟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还有七十二变的本领。在护送师傅唐僧取经途中,他虽然偶尔也会闹点小情绪,耍点小脾气,说点小怪话,怀念一下他在根据地花果山里逍遥快活的日子,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他的立场特别坚定,态度非常坚决,履职尽责极其认真。他也曾被师傅错误批评,遭师弟胡乱抱怨,常常被误解,受委屈,但保护师傅,驱妖除怪,西天取经,他决不动摇。为了扫清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他无数次擎起千钧棒,扫清万里埃。他不变的是信念,善变的是招数,他把七十二变的本领,全部用于完成取经这个伟大使命。他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为完成取经任务的重要保障,他也终于修成正果。
还有那个默默无闻的白龙马,不图名,不图利,埋头苦干,受尽苦难,一直把唐僧驮到西天,又把取到的真经驮回大唐长安,经历了千辛万苦,却没有半句怨言,堪称兢兢业业、朴朴素素,踏踏实实干事业的典范。在以唐僧为首的取经团队中,白龙马的思想境界更高尚,工作作风更踏实,更值得人们学习。
当年在延安,毛泽东给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解读这个题词时,他举了唐僧师徒的例子,唐僧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孙悟空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白龙马有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所以西天取经才能成功。
“信念如山善变如水”革命志士以身诠释真意
在现当代中国,信念如山、善变如水式人物大量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内,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是中华民族之大幸,也是旧中国能变成新中国、中国人能从站起来变富起来的奥秘之一。
夏明翰在狱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方志敏诗中说:“敌人可以砍下我们的头颅,但是没办法改变我们的信仰。”他们这样写诗明志,也这样慨然行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舍命堵枪眼,武器不灵,就豁出生命……在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里,有无数个方志敏、董存瑞,为了信仰,慷慨赴死。这些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热血和头颅,铮铮然向世人宣告:宁可丢性命,决不改信仰!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不仅在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也是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顶尖人物的杰出代表。
1920年,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后,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三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从此走上革命路。这一走,就是一辈子。他后来说:他“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1921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这位农民的儿子也成了职业革命家。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领进了革命队伍。
从这一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近14年间,毛泽东在党内浮浮沉沉,几起几落。从井冈山到瑞金,他带领红军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却屡受打击和迫害,他受过批判,挨过处分,在自己亲手创建的根据地里“靠边站”的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最严重时还被“开除党籍”,打入另册。没有大山一般的信念,谁受得了这样的委屈?红军长征时,不懂事的博古等人最初甚至不准毛泽东参加。如果博古们的计划施行,共产党能有今天吗?
但是,无论在党内军内的地位和环境有什么变化,无论自己受了多少委屈,无论中国革命在高潮还是低潮,毛泽东的革命信念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毛泽东和陈毅早年就是战友加诗友,革命低潮时,陈毅曾经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劝毛泽东和他一起去上海当诗人,搞文学,毛泽东坚决不干,也反对陈毅走这条路。救国救民的革命路再难再险,他也要走下去。从长征到延安,从转战陕北到西柏坡,这一路腥风血雨,九死一生,艰苦备尝,但毛泽东的信念始终坚如磐石,中国共产党也在他的带领下,从苦难走向辉煌。
毛泽东的伟大,更在于他不仅自己信念如山,还以一整套建党、建军、建国的思想理论,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信念如山的中华精英,这在古今中外都是神话般的奇迹。毛泽东以自己屡受打击而信念如山的经历,给全党树立了一个榜样,使一大批党员干部无论受到多少委屈,都能像儿女对母亲一样,永远不变心,不叛党,不叛国,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凝聚力,在世界各国的政党中绝无仅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和赤子,一代接一代,多得数不清。
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以不变的信念应对百变时势,以万变的招数化解无数难题。他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他的斗争策略变化之多之快,令人眼花缭乱。赣南闽西时期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大军事原则,抗美援朝期间的“零敲牛皮糖”等等,这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思想,成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由小到大、以弱胜强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更是不断调整政策和策略。他坚守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人间正道,善变的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术。
毛泽东万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初心,他的初心就是“改造中国与世界”,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的一切妙变,都围着初心转,时变势变,他的初心不变。他创造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就是以不变的信念应万变的重要“法器”,所以,他能把如山的信念和如水的善变完美结合。
陈云同志说:“毛泽东培养了一代人。”其实,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要也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武装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外,毛泽东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意志和风格,滋养和影响了多少人啊!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枪林弹雨到风吹浪打,信念如山,善变如水,一代接一代,只为了让中华民族站起来,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民族在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上稳步快跑。
“信念如山善变如水”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重要象征 中国的历史,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拐了个大急弯。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痛了中国人的心,打碎了满清政府的“天朝”梦,古老的中国成了西方列强案板上的肉,大好河山变得支离破碎。尽管祖国已经孱弱不堪,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爱我中华之心没有改,强我中华之术屡屡变,但总也找不到扭转大败局的灵丹妙药。上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制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新制度,中国人又茫然了困惑了很久很久。
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尤其是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者之后,中国人才有了正确的信念体系,中国人的善变才有了用武之地。
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才找到了强国富民的正确道路,才知道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伟大觉醒,人们终于明白了沿着什么道路走,朝着什么方向跑,为着什么目的变,国才能强,民才能富,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自己要富裕。人们的这种信念,没有因为几次大地震和几次大洪水而有动摇丝毫。当别有用心的西方人“妖魔化中国”时,我们淡淡一笑,继续“走自己的路”。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面临巨大挑战时,中国人高高地举起这面鲜红的大旗,昂然前进。当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寒流袭来时,中国人坚强地挺起脊梁,上下一心共度难关。南海风云起,中国政府自信从容解危机。
为了由穷变富,中国人善变如水。“有水走水路,没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真可谓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我们的国家在短短40年里能有这么巨大的变化,有一个秘密老外们也许没发现,就是中国人如水的善变。中国人本来就善变,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更加善变了。
当然,善变的方向有对也有错,产生的能量有正也有负。有那么一类中国人,他们也善变,可悲的是变错了方向,走错了道路,那就是人神共愤的贪官。贪官们台上台下两种人,人前人后不一样,白天晚上两个样。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捞取好处,变着法子受贿索贿,费尽心机藏钱花钱。他们贪欲无度,他们的信念变成了贪尽天下财,享尽人间福。给他太阳他嫌热,给他月亮他嫌冷,他恨不得把地球抱在怀里。为什么?皆因心中的信念之山轰然倒塌,他们已经不姓“共”,改姓“钱”了。他们可能忘了普通百姓都懂的一个“天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贪官们的善变,肮脏而卑鄙。站在被告席上,他们也会感到羞愧,也会追悔莫及,甚至会拉着哭腔说什么“对不起党组织多年来的培养和信任”,我们不怀疑这种忏悔的真诚,然而已经晚了。如今,他们只能在铁窗下偷偷地哭泣,大把大把地吃后悔药。在历史和民族的记忆中,他们只能是反面教材这种可卑又可耻的角色。
正能量的信念如山,善变如水,代表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合一,产生的是强大的“裂变效应”。这种“裂变效应”,不断地由精神变物质,从古至今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为创造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可以光耀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宝贵财富!
党的十九大后,我们要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若要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信念如山,善变如水的精神,依然不可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