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白玉稳又出新作了,取名《百味》,虽然在体例上有些像他的处女作《白云深处》,但在内容、文笔和散发出来的气场上,已经今非昔比了。这次作品的高大上和分量,不是在书籍本身的装帧设计和大气厚重上,而是在内容和文字本身。许多人用“贵族”这个词给本书定位,我有同感。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白玉稳作品中的贵族气质不是来自血统、门第,或者拿腔作调的“贵族气派”、有意摆出傲视一切的高冷,而是来自那种对人生精准的洞察和体悟,对世事百态的温情关注,对人们生存现状的悲悯情怀和美好的期待。就像水陆庵诸位佛祖菩萨,没有身处繁华都市的热闹与显贵,也没有地处名山宝刹的名望,但他们胸怀的依然是天下苍生,依然悲悯众生百态,想的依然是普度众生,但没有空泛而虚飘的口号,没有正襟危坐的高台讲经,而是谦和平易。
将《百味》与《白云深处》对比,本书不再是街头巷尾与你碰见以后拉家常的那种随意,那种烟火味儿十足的平民视角,而是以睿智精炼的语言,简洁优美地传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期待,蕴满红尘男女应有的风度和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白玉稳正是以智者的姿态品鉴生活百味,然后以文字为众生的精神气质画出一条最为基准的“红线”。
孔明先生评价:玉稳的散文像村姑,那是一种不事铅华的朴素自然之美,也像汤峪的山一样,从粗粝峥嵘嶙峋的山中流淌出这么或滚烫或温润,或滑如凝脂的水。曾有人将古人词作分为词秀、句秀和骨秀,说李煜的词属于骨秀——即使蓬头垢面,也不掩其国色天香。我想,白玉稳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村姑”,所具有的就是那种国色天香的丰神俊秀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