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9日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岸,有座颇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小镇,濒水所建,依水而存,恬馨,秀雅,宁谧,那就是周铁。
  踩着浅淡的冬意,我与文友结伴同行,欣然前往周铁探访故友。
  穿越老街时,不禁被它沉静、从容的气质所打动,啧啧称赞老街保存之完好,它就像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温润,清纯,镶嵌于湖畔,熠熠闪光,灼灼其华。
  老街分东南西北四条街。故友的“牧笛书屋”位于东街深处,是间经过修缮的老屋,木梯笔直,木楼板光亮,连临街那面的墙上也贴着木板,腰门上没装锁,用的是刻满历史印痕的木门闩。屋檐下,大门两旁摆着两盆秀逸的天竺,生机四射。屋内左侧倚墙而立的扁长书橱上,除了陈列着各种书籍,还错落有致地点缀着陶埙、石瓢壶、青釉花瓶及两盆玲珑娇小的紫檀,碧绿的叶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茶桌上放置的汝瓷茶器,温婉可人,契合了屋主随和亲切的个性。陡峭、干净的木楼梯下,静卧着一架盖着琴布的古琴。抬头举目,茶桌上方一盏造型新颖、古色古香的吊灯,艺术地悬挂于空中,散发出暖人心魄的魅力。
  这些元素,无不透射出女主人的书卷气与素淡禅意。
  互致问候后,我们渐次落座,品起了刚沏的金骏眉。茶汤呈琥珀色,微啜一口,清芳四溢,醇厚绵长,沁人心脾。我一边回味着香茗,一边咀嚼着另一位美女递来的松子糕,暖流不由从心泉汩汩渗出。
  用完午膳复入书屋,故友请我们吃已然剥开的红心柚子与黄澄澄的橘子,看着装在精致柳编筐内的水果,馨香飘逸,美意昭然,实不忍下口。女主人兴意阑珊,灵巧一转体,挪身琴凳上,轻盈揭开琴布,对着《梅花泪》的曲谱,娴熟、优雅地边弹边唱起来。纤指轻灵跳跃,音质甜润清亮,若天籁绕梁,余音不绝,直抵心扉。
  我猛然间羡慕起她来,钦羡她能选择避离尘嚣,独拥一方隐遁世俗的安神养心净地,每周去小住一二天,调节调节心境,更替一番思绪。
  汽车跑久了,要加油;机器开长了,需保养,更何况你我等肉身俗人。有时想想也颇为尔等当代人悲哀、怜悯,表面上看似光鲜洒脱,内心却承受着前所未有、无法诉说的巨大压力,默默在为生存、为圆梦而疲于奔命,砥砺前行。年轻人求学历、谋职位、图财富,年长者则围着繁杂家务,绕于小辈前后,昼忙夜伏,似乎没几个人真正过上闲适自在的日子,偶与其攀谈,无不怨叹,累声载道。既如此,我想,倘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可以看看书、喝喝茶,或听听音乐、栽栽花的心灵驿站,让面对万变的心勿受惊扰,给承受辛劳的身子减荷卸载,对舒缓心情、延年益寿将大有裨益。